天幕上,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种冷冰冰的平静,继续宣读着那份来自未来的、血淋淋的名单。
“周王朱橚的被捕,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建文朝初年,削藩之斧,迅猛挥下。”
“继周王之后,代王朱桂被废为庶人,囚禁于大同;齐王朱榑被废,软禁在京师;岷王朱楩被废,流放漳州……”
一个个亲王的名字被报出来,每一个名字落下,都像一记重锤砸在奉天殿前每个人的心上。朱元璋的脸色已经从铁青变得有些苍白,他死死攥着龙椅的扶手,手背上青筋暴起。这些都是他的儿子!虽然他平时没少打骂,可那都是他的骨血!竟然被如此对待!
底下的皇子们更是人人自危,尤其是那些已经就藩或即将就藩的王爷,个个面无人色,仿佛那削藩的利刃下一刻就要落到自己头上。
“而这其中,最惨烈,最令人唏嘘的,”天幕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下去,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莫过于湘王朱柏。”
湘王朱柏?那个今年才七岁、性格刚烈好武的十二子?
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来。
“湘王朱柏,就藩荆州。”天幕开始勾勒这位亲王的形象,“其人‘性刚烈,喜武,善弓马’,颇有太祖之风,绝非怯懦之人。其王妃,乃靖海侯吴祯之女,将门虎女,夫妻感情甚笃。”
听到“靖海侯吴祯”,勋贵队列中,江阴侯吴良、靖海侯吴桢脸色都是一变,神情复杂地看向皇子队列中那个尚且年幼的湘王。
“建文元年,朝廷故技重演,再一次派兵突然包围荆州湘王府,”天幕的叙述变得急促而压抑,“使者宣读诏书,称其‘谋反’,欲将其押解至京师审问。”
“谋反?!”朱元璋猛地一拍扶手,气得差点又背过气去,“老十二他才多大?!他拿什么谋反?!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天幕继续道:“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构陷和屈辱,刚烈的湘王朱柏悲愤交加。他深知,一旦被押赴京师,便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绝无幸理。与其受辱于狱吏之手,不如慨然赴死!”
“但更关键的是——”天幕的声音在这里拔高,充满了某种难以理解的震撼,“据后世史家分析,湘王当时并非没有其他选择!他骁勇善战,王府亦有护卫,若真被逼到绝境,他完全可以依《皇明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之条款,起兵‘靖难’!”
“靖难”二字,如同惊雷,再次劈入众人脑海!
对!《皇明祖训》里是有这么一条!这是太祖皇帝赋予藩王在特定情况下的权力和义务!
底下的勋贵武将们,尤其是蓝玉等人,眼睛微微亮了一下。对啊!如果真被冤枉到这份上,起兵自卫,甚至清君侧,并非不可!这湘王听起来也是个硬茬子,怎么……
天幕给出了答案,一个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答案:
“然而,湘王朱柏,最终的选择是——他拒绝了这条路!他焚其宫室,身着亲王冠服,手执弓弩,与王妃吴氏(靖海侯吴祯之女)一同,从容赴火自焚!宁可以这种惨烈的方式证明清白,也绝不举起‘靖难’之旗,对抗朝廷!”
“宁自焚……不起兵……”
整个奉天殿前,死一样的寂静。
所有人都被这种极端的、刚烈的、却又透着无比绝望的选择惊呆了!
朱元璋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眼眶竟然有些发红。那是他的儿子!宁肯带着老婆一起自焚,也不愿意背上造反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