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气得浑身发抖,拳头捏得咯咯响,恨不得真有个这样的人出现在眼前让他砍!
调侃完毕,朱及第的语气终于正经了些:“好了,说回正题。其实历史上这位真正的秦王妃,命运挺坎坷的。”
这话让躁动的场面稍稍安静下来。
“当年,她的哥哥王保保,也就是扩廓帖木儿,在和林打了一场大败仗。”天幕的声音将人们拉回了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溃败之时,王保保逃到黄河边,情势危急之下,他先找到一根浮木,将自己的儿子和老婆推过了黄河。”
殿外,不少经历过那段时期的老将,如徐达、李文忠等,面色都凝重起来,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位难缠的对手。
“然后呢,”朱及第的声音带着一丝感叹,“王保保突然发现,自己的老母亲还在河对岸没过来!这位爷也是猛人,二话不说,竟然又冒着箭雨风险,独自游了回去,硬是把母亲给接过河了。当时在河对岸眼睁睁看着的徐达、李文忠等明军大将,都看呆了!”
这段往事被提起,徐达和李文忠都不自觉地微微颔首。确实,抛开立场,王保保此举,堪称孝勇双全。
“就连咱们洪武皇帝陛下后来听说这事,都忍不住夸赞他是‘天下奇男子’。”朱及第补充道。
但紧接着,他的话就让所有人心里咯噔一下:“可是呢,这位‘奇男子’,忙乱之中,好像完全忘记了一件事——他还有一个亲妹妹,当时也被落在河对岸,没带过来。”
“……”
奉天殿前,一片诡异的寂静。无数道目光,再次偷偷瞟向脸色铁青的秦王朱樉,以及偏殿的方向。
被自己的亲哥哥,在生死关头彻底遗忘……这遭遇,细想起来,确实令人心寒。
朱及第的声音继续冷静地分析:“后来,这位被遗忘的妹妹就被俘了。朱元璋陛下呢,或许是出于招降王保保的考虑,或许是希望借此与王保保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便做主,将王氏嫁给了自己的二儿子,也就是秦王朱樉。”
“至于为什么不是嫁给长子太子朱标呢?”天幕自问自答,“原因很简单。一来,太子朱标早就与开平王常遇春的女儿定了娃娃亲,那是真正的开国功臣之后,根正苗红。二来嘛……”
天幕的声音刻意压低了一些,却更显清晰刺耳:“这王氏的身份太特殊了。父母分别是蒙古人和色目人,亲哥哥是大明最顽固、最强大的敌人。将她指婚给秦王,其实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秦王朱樉,基本上,就跟大明的皇位无缘了。”
“诸位想想看,”朱及第的声音像是在做最后总结,“晋王、燕王、周王他们的老丈人,哪个不是大明顶级的开国功臣?势力盘根错节,是巨大的助力和依仗。只有秦王朱樉,他的大舅哥,是大明最大的死敌!这等身份,陛下怎么可能考虑让他继承皇位?”
“就算……退一万步说,太子朱标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天幕的声音冰冷而残酷,“陛下宁肯选择皇孙朱允炆,也绝不会考虑一个岳家是前朝余孽、随时可能引来巨大麻烦的秦王朱樉。”
“嗡!”
这番话,像一道彻骨的冰水,又像一记沉重的闷棍,结结实实地砸在秦王朱樉的天灵盖上!
他猛地僵在原地,脸上的愤怒和羞耻瞬间褪去,只剩下巨大的震惊和茫然。他一直以为,自己是嫡次子,大哥之下便是他……他从未、从未从这个角度去思考过自己的婚姻!
原来……从一开始,这场看似风光的联姻,就早已注定了他与那至高之位……彻底无缘了?!
一股难以言喻的冰寒,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让他如坠冰窟,浑身发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