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朱雄英,被精确狙杀?(1 / 2)

天幕之上,那冰冷的光泽微微流转,像是无情的判官缓缓展开一卷死亡的簿册。清晰无比的字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逐一显现:

【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皇长孙朱雄英,薨。】

没有多余的描述,没有煽情的修饰,就是这最简单、最直接的一句话,却像一把淬了冰的匕首,精准地捅进了奉天殿前每一个人的心窝子里,尤其是龙椅旁的那几位。

“雄英……俺的大孙呐……”

旁边的马皇后脸色瞬间惨白,手指却也在不受控制地颤抖,,眼圈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血丝迅速爬满眼白。那是他的心头肉啊!如今才几岁的娃娃,活泼泼地绕在膝前,会糯糯地喊“皇奶奶”,会拿着拙劣的毛笔字来讨赏……这冰冷的天幕,竟如此轻易地就宣判了四年后他的死亡!一股钻心的痛楚和巨大的茫然瞬间攫住了这位大明开国皇后。

太子朱标更是如遭雷击,挺拔的身躯微微一晃,脸色褪得干干净净,比身上的太子常服还要白。他死死盯着那行字,嘴唇无声地嗫嚅着,仿佛想否认,想咆哮,却发不出任何声音。那是他的嫡长子!他倾注了无数心血,寄予了江山厚望的儿子!夭折?怎么会是夭折?!

天幕的字迹继续变化,如同命运的判笔再次落下:

【死因:痘疮。(明初天花称为“痘疮”、“豆疮”)】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薨逝前约一月,皇长孙曾随父(即太子朱标)外出巡查。有后世推测,感染或发生于此次巡查途中。】

“痘疮……”人群中响起一片压抑的惊呼,随即又迅速死寂下去。

是了,是这该死的“痘疮”!

一股无力感伴随着最初的震惊和悲痛,悄然弥漫开来。原来是这个魔头……这就说得通了。在这年头,这玩意儿就是索命的无常,它可不管你是皇亲贵胄还是平头百姓,撞上了,十死八九。多少人家里的孩儿都没能熬过去。看来,即便是尊贵如皇长孙,也逃不过这命中的劫数。

许多人在心底暗暗松了口气,虽然悲痛,但至少……这似乎是一场无法抗拒的天灾,一场令人痛心却也只能认命的意外。还能如何呢?这或许就是命吧。

天幕上的字迹依旧冰冷地悬浮着,陈述着皇长孙朱雄英因痘疮而亡的事实。奉天殿前,最初那股认为这只是“天灾”、“命数”的悲戚氛围尚未完全弥漫开,新的字句已如同毒蛇般悄然游出,露出了致命的獠牙。

【……以明初之认知,亦无人相信“痘疮”此等凶疫,竟可被用以“精确”清除某特定目标。】

“精确清除”?

这四个字像是一把淬了冰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抵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后心窝子上,让所有人瞬间汗毛倒竖!

刚才还弥漫着的悲伤和认命感,被这四个字砸得粉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恐怖的寒意。

文武百官中,不少人的脸色“唰”地一下变得惨白。他们读圣贤书,知礼义廉耻,治国平天下讲的是阳谋王道,何时听过如此阴诡歹毒、闻所未闻的伎俩?用瘟疫……来杀人?还是“精确”清除?这简直颠覆了他们的认知,超出了想象力的边界!

然而,龙椅之侧,朱元璋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在听到那四个字的瞬间,老朱那双因悲伤而浑浊的眼睛里,猛地爆射出两道骇人的精光!那不是文官的茫然和恐惧,而是一种被触及了最深层、最血腥记忆的极度警惕和暴怒!

精确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