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想着把前世大火的《蛋仔派对》这个创意抛出来。
却忽略了2015年当下的技术环境和硬件水平,是否能完美支撑起那样一个需要高度物理模拟和实时同步的多人派对游戏。
这完全是不符合实际发展规律的冒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陈默轻轻吐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陈默重新梳理思路。
既然《蛋仔派对》这类相对复杂的游戏需要技术和团队积累。
那么在现有条件下,有哪些开发周期短、玩法简单却极易上瘾、能够快速验证市场和积累经验的小游戏呢?
陈默的脑海中飞快地闪过前世的记忆碎片。
很快,两个名字清晰地浮现出来——《羊了个羊》和 《跳一跳》。
《羊了个羊》,那种看似简单却极度折磨人的三消闯关模式,利用玩家“不服输”的心理和社交攀比欲,极易形成病毒式传播。
而《跳一跳》,极简的操作、魔性的物理跳跃手感、以及那种“再跳一次”的冲动,非常适合移动端碎片化时间。
这两款游戏,无论是技术实现难度还是开发成本。
都远低于《蛋仔派对》,非常适合作为默川游戏初创期的练手项目和引爆点。
思路清晰了,但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靠谱的技术核心。
陆川虽然有干劲,但在技术管理和攻坚上还需要强有力的帮手。
默川游戏急需一位能镇得住场子的技术领头人。
陈默立刻想到了一个人——米哈游的蔡浩雨。
蔡浩雨本身就是技术出身,对游戏引擎和开发有深刻理解,他和他身边的圈子,肯定认识不少技术大牛。
说干就干,陈默拿起手机,找到了蔡浩雨的电话拨了过去。
电话响了几声后很快被接通,那边传来蔡浩雨略带疑惑但客气的声音。
“喂?陈总?您好您好,怎么突然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蔡总,没打扰你吧?有点事想跟你探讨一下。”陈默开门见山。
“没有没有,陈总您说。”
“是这样,我这边新成立了一个游戏公司,准备先开发几款体量小、玩法轻的移动端游戏试试水。有两个初步构思,想听听你这个技术专家的意见。”
陈默随后用简洁的语言,将《羊了个羊》的三消通关社交攀比模式。
以及《跳一跳》的按压时长控制跳跃距离的极简物理玩法,向蔡浩雨描述了一遍。
电话那头的蔡浩雨听完,几乎没怎么思考,就直接给出了结论。
“陈总,这两个想法很棒啊!尤其是《羊了个羊》这个,抓住了用户心理,传播性会非常恐怖。《跳一跳》操作简单,很容易上手,也很有魔性。”
蔡浩雨的语气带着技术人的笃定。
“从技术层面讲,实现起来完全没有难度。服务器压力可能主要在《羊了个羊》的关卡数据和排名同步上。”
“但以现在的技术很成熟,完全能搞定。这两款游戏,绝对可以搞,而且周期会非常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