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最后强调道:“记住,我们招人,不唯学历,不唯名校,关键是能力匹配、潜力巨大和价值观契合。”
“北大平台好,优秀人才多,但也要警惕眼高手低、心浮气躁的。我们要的是能踏实做事、有创业精神、能与公司共同成长的人。宁缺毋滥。”
杨林听完,推了推眼镜,眼神专注,简洁地回应:“明白。看能力,重潜力,合价值观。我会把握好的。”
陈刚在一旁听着,心里对这位年轻的老板更加佩服。
思路清晰,要求明确,而且知人善任,让杨林这样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人参与到关键任务中,发挥其独特作用。
“好了,事情就是这样。你们回去尽快动起来。和陈总监多沟通。”陈默对杨林说道。
“好的,默哥。”杨林站起身。
“陈董,那我们先去忙了。”陈刚也站起身,恭敬地说道。
陈默点了点头。
看着陈刚和杨林离开办公室,陈默靠在椅背上,轻轻舒了口气。
公司的骨架和新鲜血液都在同步推进,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向着更庞大的体系进化。
陈默拿起下一份待审阅的文件,目光重新变得专注而锐利。
办公室内,再次只剩下纸页翻动和笔尖划过的细微声响。
陈默在办公室里签完最后一个文件,看了眼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他站起来,活动了一下有些僵硬的脖颈和肩膀,长长地舒了口气。
就在这时,放在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
陈默拿起来一看,屏幕上显示着“大姨”两个字。他笑了笑,按下了接听键。
“喂,大姨。”
陈默声音带着笑意。
电话那头立刻传来大姨熟悉而热情的声音:“哎!小默啊!在忙不?没打扰你工作吧?”
“没,刚忙完一阵,不打扰。”
陈默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流,“您和我姨夫身体都好吧?”
“好着呢,都好!你一个人在外面才要照顾好自己,按时吃饭,别太累了……”
大姨一如既往地开始了嘘寒问暖,絮絮叨叨中满是关心。
陈默耐心地听着,一应着。
陈默知道,大姨来电话肯定不只是为了问候。
果然,聊了几句家常后,大姨话锋一转,进入了正题:“小默啊,有这么个事儿……你家妹妹漫漫,今年高考完了,志愿报了北影,想学表演。这丫头,心气高,我们拗不过她。”
大姨顿了顿,语气带着商量和恳求:“她说想趁着暑假,先去京城见识见识,打份暑期工锻炼一下。”
“我们这离得远,也照顾不到……就想着,你在京城,能不能……帮着照看一二?让她别出什么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