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自己成为资本!(1 / 2)

开业初期的爆火如同潮水般汹涌,但任何新鲜事物都会逐渐回归理性。

喜茶并未冷却,只是从沸腾状态进入了一种持续滚烫的稳定期——门口依旧常常排起小队,外卖订单络绎不绝,营业额稳定在一个让同行眼红的水平上。

店里的人手也稳定下来。夏天和杨林正式成为了兼职员工,课余时间轮流排班。

夏天心思缜密,很快成了操作间的骨干。

杨林话不多但吃苦耐劳,打包、搬运、清洗等后勤工作做得井井有条。

他们的加入极大缓解了人手压力。

温婉和她的室友们则因为医学部的课程繁重,实验又多,只能偶尔在周末过来帮帮忙。

温婉依旧负责她细心擅长的订单核对与打包,叶知秋和曹雅璇则是店里的“氛围组”兼临时服务员。

温婉这几个高颜值室友的出现总能带动一小波人气。

叶青宁还是老样子,默默地在后场帮忙处理食材。

这天下午,阳光透过玻璃窗,在擦得锃亮操作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店里的客流处于两波高峰之间的平缓期,夏天带着两个店员有条不紊地准备着外卖订单,杨林则在清点刚送到的水果箱。

陈默和苏云袖坐在靠窗的一张小桌旁,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上的数据报表低声交谈着。

“上个星期的净利润比预估的还高了十五个百分点。”

苏云袖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数字,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和一丝疲惫。

“周边几所大学城的论坛和群里,我们的口碑已经做起来了,很多人专门坐车过来买。”

陈默点点头,目光扫过报表,神情平静,似乎对这个好消息并不意外。

他手指敲了敲桌面:“稳定是好事,但不能只盯着这一家店。苏姐,我们的原料供应链必须再优化一下,成本还有压缩空间。另外,我让你做的标准化操作流程视频,弄得怎么样了?”

“已经在剪辑了。”

苏云袖答道,“以后新员工培训能省不少事。不过陈默,我们现在账上资金很充裕,下一步……是考虑在京城开分店了吗?”

这是苏云袖能想到的顺理成章的发展路径。

陈默却微微摇了摇头,目光投向窗外车水马龙的街道,眼神有些深邃:“开分店是必然,但那只是复制和扩张。我们需要更快的积累,不能只靠一杯杯奶茶去滚动。”

陈默顿了顿,转过头看向苏云袖,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苏姐,你之前在京城这么多年,人脉广。我想问问,你认不认识一些……做投资的人才?”

“不是那种银行信贷员,是真正懂风险投资、懂项目研判、有行业眼光和人脉资源的人。”

苏云袖愣了一下,略显诧异。

她没想到陈默的思路跳得这么远,一时间没把做奶茶和找投资人才能联系起来。

苏云袖沉吟片刻,努力在记忆中搜索,忽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