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诸事步入正轨,朝局也在萧墨玄的强力手腕下趋于平稳,杨映溪肩头的压力骤减。
她之前大病一场,需要调养身体!于是,她将大部分精力从繁杂的政务和商业运作中抽离出来,投入到了一个更为纯粹,也让她感到更加自在的领域——她私下设立的“天工院”。
这处位于京郊、守卫森严却并不起眼的庄园,是独属于杨映溪的“精神花园”,也是她将之前凭借记忆默写出来的很多东西,在这里付诸实践的试验场。
天工院内,网罗了各行各业被秦氏商行发掘出的能工巧匠、奇思妙想之人。他们中有痴迷于机械构造的老匠人,有对数字和逻辑极为敏感的年轻账房,有善于观察动植物习性的农人,甚至还有一些对炼丹术、格物学有着独特见解的“怪才”。
在这里,没有身份的尊卑,只有思想的碰撞。杨映溪负责提供构想和源源不断的金钱。
她凭借远超这个时代的见识,提出一个个天马行空却又切合实际的构想,或者画出一些简陋却指明了方向的图纸,然后就交给“天工院”里的这些“怪才”,他们负责把这些图纸变成一件件实物。
她提出了“标准化生产”的概念,让工匠们研究如何将秦氏商行旗下工坊生产的某些零部件规格统一,以提高效率和互换性;
她画出了简易的自行车草图,虽然限于材料和工艺,目前还只是个粗糙的木头架子,却让匠人们看到了无需畜力即可单人行驶的可能;
她描述了压力锅和简易罐头密封的原理,希望能改善食物储存和行军口粮;……
而在衣食住行方面,她指导擅长纺织的工匠改良织机,尝试用不同的植物染料印染出更鲜艳持久的花色;她让厨娘研究如何利用新引进的玉米、土豆开发出更多美味易保存的食品;
她提出了“公共卫生”和“城市排污系统”的初步设想,尽管实施起来困难重重,但也留下了研究的种子。
当然,天工院最重要的研究方向,依旧与国之重器相关。在绝对保密的核心区域,一些最值得信任的工匠和精通数理的人才,正在杨映溪模糊的指引下,
沿着新型火炮的方向继续深入,研究如何提高射程、精度和可靠性,甚至开始摸索更具威力的爆炸物配比。
“武毅军”配备的秘密武器“火铳”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而杨映溪之前遇刺时保命用的“土制手雷”也在这里的不断改进下,已经基本达到了杨映溪的要求了!
在这里,杨映溪找到了久违的宁静与成就感。看着那些匠人因为一个难题的攻克而欢呼雀跃,看着一张张图纸逐渐变成实物雏形,她仿佛看到了这个古老帝国,正被她悄然注入一丝来自未来的活力。
这比在朝堂上与人勾心斗角,比在情感中左右为难,更让她感到充实和快乐。天工院,成了她在这个时空,真正能够放松做自己,并留下独特印记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