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太皇太后身边的掌事太监,持凤印懿旨前往并州卫所传达的命令。理由是……有流寇窜入玉屏山,为保京畿安稳,特令卫所封锁清剿。”
秦叔语气沉重,“表面上看,合情合理。但我们的人费了些周折,查到在那位掌事太监出宫前,王司徒的夫人曾递牌子入宫,觐见过太皇太后。”
居然是太皇太后,这倒是令杨映溪感到意外。这个太皇太后,对外声称专心礼佛,已经沉寂好多年了。
这些年,她一直没有把手往宫里伸,倒是不她没有能力,而是她觉得皇宫是摄政王的势力范围,出于对合作伙伴的尊重。
但是这次她差点交待了,还折了好几个兄弟,她杨映溪自从独当一面开始,从来没吃过这么大的亏,这个亏她可不能白白的吃了!
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终于被一根无形的线串联了起来。
王司徒称病,其夫人入宫;太皇太后下旨;卫所封锁;卢家、王家在一旁或推波助澜,或冷眼旁观……
好一个环环相扣啊!
想不到,沉寂了多年的太皇太后居然都浮出水面。想不到她一个小小的商贾居然把隐退多年的太皇太后都惊动了,还真是她的荣幸呢!
若非萧墨玄反应迅速,若非她身边还有墨雨和那些拼死护卫的忠仆和暗卫,她杨映溪,此刻早已是玉屏山中的一缕孤魂。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升起,但她的表情却越发平静。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干扰判断。
“看来,王家是主谋,至少是主要参与者之一。”杨映溪沉默着在头脑中整理着这些线索。
“卢家……即便没有直接参与,也定然知情,甚至可能提供了某些便利。”
她走到书案前,拿起那几份早已整理好的、关于卢家和王家的核心罪证摘要。薄薄的几页纸,却重若千钧,足以在京城掀起滔天巨浪。
“公子,我们何时动手?”秦叔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这些世家权贵,为了自己饕餮一样的贪欲,从来不把人命当回事!
都说商人重利轻义,可是东家不一样,她爱财,但取之有道。这些年他从被东家救济的残兵,到后来一直追随他,亲眼见证东家这一路救弱扶贫。
东家从不把那惜老怜贫的话挂在嘴上,但是他做的哪件事,最终都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因为她,大虞朝的老百姓可以吃的就乙等和丙等盐了,虽然吃不起甲等的精盐,但是至少不用再吃那种又苦又涩的劣等盐了!
再等几年,红薯和玉米推广了,能吃饱的老百姓更多了!
今年因为有了煤饼和煤球,冬天冻死的流民都没有几个了……
就是这样的东家,却成了世家权贵的眼中钉肉中刺,都想除之而后快!可惜这次这些权贵想错了,东家可不似以往那种任他们拿捏的商贾!
他相信,这次东家一定会从这些世家权贵狠狠的撒下一块肉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