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贸互市时断时续,非常的不稳定,她只要能建立安全贸易的通道,或许可以将这场战事消弭于无形。
她立刻起身,铺开纸笔,开始书写指令。一道命令:命令名下各大商号,暗中、分散地开始大规模收购粮食、布匹、药材以及北蛮急需的过冬物资,尽快运往靠近北境的几处秘密仓库。
另一道命令:她开始筛选精通北蛮语言、熟悉塞外情况的伙计和护卫,并着手准备一份足以打动北蛮各部首领的“贸易清单”,并且这份清单有两份,将分别送到北蛮最大的两个部族的首领那里。
她要亲自去一趟塞外,与北蛮谈一笔“大生意”。
翌日,萧墨玄的请帖便送到了杨映溪的府上。
摄政王府书房内,萧墨玄并未过多寒暄,直接将北境的危机告知了杨映溪。
“秦公子,情况便是如此。增兵备战乃不得已之举,但本王亦希望能有更好的解决之道,避免兵连祸结。听闻你商路通达,不知对此有何高见?”
杨映溪心中已有定计,但面上依旧是一从容商贾的模样。
她沉吟道:“王爷,崔大人,北蛮南下,无非是为了求活。若我们能给他们一条活路,或许能化解其拼死一搏的决心。”
杨映溪站起身,走到北境地图前,手指点向北蛮各部活动的区域:“北蛮此次异动,根源在于天灾。暴雪断绝了他们的生路,为了活下去,他们只能抢。
我们输送再多的物资去边境,也是用于防守和打仗,但在北蛮人的眼里那是他们活下去的希望,所以一定会不断地骚扰、抢夺。”
“这些我们明白,你的意思是?”崔佑璋语气急道。
“堵不如疏。”杨映溪目光沉静,眼神坚定而睿智:
“正因为他们需要生存,所以才有了谈生意的可能。他们缺少我们这边的粮食和各种生活物资;而我们缺少马匹、皮毛、药材以及矿藏。
我们可以在朝廷允许的范围内,用粮食、茶叶、盐、糖换取他们的马匹、皮毛。这不是施舍,是互市,是各取所需。”
她顿了顿,继续分析道:“只要有一条稳定的贸易渠道,让他们能用东西换来活下去的粮食,远比冒着生命危险南下劫掠来得划算。”
“秦公子所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崔佑璋皱眉,“朝堂中一定会有人弹劾我们与虎谋皮,公然资敌?”
“秦某是商人,只懂商道,也略通人性。往往朝堂上反对边境互市最厉害的,多数背后都会与这些有些利益勾连。”杨映溪微微一笑,
“如果我可以用最小的代价,弄来朝廷最需要的马匹和矿藏,就是断了他们财路。只是不知摄政王和崔大人到时能否为秦某挡住这些人的攻讦。”
她停顿了一下,略一扬眉,“而且,此事如果操作得当,也许三到五年的时间,北蛮就会不攻自破!”
萧墨玄眼中精光一闪:“你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