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摄政王萧墨玄直接甩袖而去,崔佑璋看了一眼地下跪着的吓得一头冷汗的官员,嘴角也浸出一分冷笑,也走了。
崔佑璋领命后,立刻带兵前往谢家、张家府邸,宣读圣旨,查封家产,逮捕相关人员。又以皇上念及谢太傅的教导之恩,特许谢太傅致仕还乡,其长子留用!其余人员该降职降职,该削爵削爵,全部返乡!
其它世家觉得皇家还是给世家留了余地,这次谢、张两之祸源于他们把手伸向科举,且不知收敛才触怒了摄政王下狠手!
百姓们看到谢家、张家被查抄,都拍手称快,纷纷称赞朝廷为民除害。
崔佑璋也按照之前的计划,提拔了一批寒门官员。
他从秦歌提供的资料中,在此次科举考生中挑选出一批有才华、品行端正的寒门考生,任命他们为地方官员或京官,安插到吏部、户部、刑部等重要部门。
这些寒门官员大多对崔佑璋心怀感激,成为了他的得力助手,进一步巩固了他在朝廷中的势力。
而秦歌则一直置身事外,仿佛这场风波与他无关。他依旧每天打理着自己手里的生意。
科场舞弊案尘埃落定。朝廷重新组织了科举考试,选拔出一批真正有才华的官员。百姓们对朝廷的做法十分满意,摄政王和崔佑璋的威望也因此大大提高。
这天晚上,崔佑璋再次来到书房,看着窗外的月色,心中感慨万千。这次科场舞弊案,不仅打击了世家势力,还让他安插了自己的人手,可谓是一举两得。
可他始终忘不了秦歌及时提供的线索,如果没有他提供的线索和账册,这场仗恐怕不会打得这么顺利。
“秦公子,你为了你所说的‘希望’到底在下一盘多大棋呢?” 崔佑璋喃喃自语,眼中闪着一丝疑惑和思考。
夜色渐浓,崔佑璋在书房中踱步片刻,终究还是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命人备了马车,前往秦歌居所,一处外表非常普通的三进院落。
秦府外面看起来非常普通,但内里却别有乾坤。从院落的布置就可以看出秦歌是一个很有口味也注重享受的人。
他此前来过几次,每次来到秦府他的心情就会莫名的觉得轻松舒适;起初他也不明白为什么,后来他渐渐明白了一点,秦府的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有“温度”!
这里即便是普通打扫庭院的下人们,他们的脸上也经常带着满足的微笑!见到人也会礼貌规矩的行礼问安,但就是与影别处的下人不太一样。
比如他家的下人,他们见到他或其它主家都是一种诚惶诚恐的表情,生怕犯错被惩罚!虽然他家里明令禁止磋磨下人,但是下人们依旧诚惶诚恐!
他曾经问过秦歌这是为什么,秦歌却只是笑笑,但最终只说让他自己慢慢体会!
此刻府中只点着几盏青灯,淡淡的光晕透过窗棂,在庭院的青石板上洒下斑驳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