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京兆衙门内,刘大人正对着仵作送来的验尸报告皱眉。报告上写着,死者体内的剧毒名为“牵机引”,是一种罕见的毒药,服用后会让人全身抽搐,最终窒息而亡,而这种毒药,只有皇室和少数顶级世家才有渠道获得。
“谢太傅还真是舍得下血本,为了灭口,连这么珍贵的毒药都用上了。” 刘大人冷笑道,将验尸报告折好,放进怀里。
这时,心腹捕快匆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用油布包裹的册子:“大人,按照秦公子给的地图,我们在谢府粮仓的梁上找到了这个,里面全是今年科举考生的名字,还有他们缴纳贿银的记录。”
刘大人连忙打开册子,只见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个考生的籍贯、家世,以及他们向谢家缴纳的银两数额,其中几个名字正是账簿上用朱砂圈出的。
最让他震惊的是,册子最后一页还写着张家与谢家的分赃协议 —— 张家负责打通考官关节,谢家负责物色考生,所得贿银两家五五分成,总数竟高达百万两。
“好,好得很!” 刘大人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闪过厉色,“有了这份账册,看谢家、张家还怎么抵赖!” 他立刻让人将账册收好,准备连夜送到崔佑璋府上。可刚走到门口,就想起秦歌之前的叮嘱——凡事留一手。
他脚步一顿,又转身回去将账册抄录了一份,原件藏进暗格,只拿着副本前往崔府。
深夜的崔府一片寂静,只有书房还亮着灯。
崔佑璋看到刘大人送来的账册副本,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太好了!有了这个,我们就有十足的把握了。
刘大人,你立刻让人去核查账册上的考生,尤其是那些已经通过会试的,一定要找到他们与谢家、张家勾结的证据。
另外,通知吏部,让他们提前准备好科举榜单的备案,防止谢家暗中篡改。”
刘大人领命后,正准备离开,却被崔佑璋叫住:“等等,秦公子那边还有消息吗?他有没有说接下来要怎么做?”
刘大人摇了摇头:“没有,不过他的人留下话,说如果遇到麻烦,可以去城西的‘墨韵斋’找一个姓苏的掌柜。”
崔佑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让刘大人先回去,自己则重新坐回案前,拿起账册副本仔细翻看。
第二天一早,京城就传遍了护城河边发现尸体的消息,百姓们议论纷纷,都在猜测死者的身份和死因。
谢家得知账房被杀的消息后,更是乱作一团。谢太傅坐在书房里,脸色铁青地看着管家:“尸体呢?有没有被京兆衙门的人认出来?”
管家战战兢兢地回答:“刘大人说要让仵作验尸,明天才能让我们去辨认。而且……粮仓那边好像被人动过,我们藏在梁上的账册不见了。”
“什么?!” 谢太傅猛地站起来,手指着管家,气得浑身发抖,“一群废物!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账册要是落在崔佑璋手里,我们谢家就全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