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收留战场上的残兵,办慈善堂收留孤寡孩童,教他们生存的技能,帮他们自立更生!
他和我们最大的区别就是,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我们这些世家子弟只是说说而已,而在他那里却是实践!
我曾经问过他,如果他做了许多事之后,那个梦还是实现不了,他会不会觉得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
他却说,那本就不是一代人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梦,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而他这一代的责任就种下‘希望’的种子,并且让这粒种子生根发芽!”
说完这些,他猛了喝了一杯酒,起身撩袍跪拜:
“王爷,见微知着,今日之事让臣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想要百姓能吃饱穿暖,那世家的毒瘤必须清除,否则咱们也不过是重复前朝命运!”
萧墨玄抚起他:“佑璋,乃心怀天下的真国士也!”
“王爷谬赞了,真正的国士是外面的那位秦公子!”崔佑璋汗颜一笑。
“佑璋能说服他入朝堂吗?”
“微臣早就与他讨论过这个问题,微臣曾经与他说过就算他出身一般,有王爷和我的保举,他的未来仕途必定不凡!”
“他只说自己志不在此,且他如果入了朝堂反而会被束缚手脚,很多他想做的事不能做,能做的事也会被人搅黄了!
直到有一次,他和下人聊天,被我无意间听到,他说只要世家、地方乡绅与官场之间的利益链不被打断的话,朝堂就永远是个扯皮堂,是个打嘴仗的地方。
好好的一件事,但凡触及到世家的利益,必定会被推诿扯皮;即便勉强推行下去,经了地方乡绅势力的手,最后就能把一项利国利民的国策变成盘剥百姓的手段!”
闻言,萧墨玄笑了,像是他会说的话,他真的很看不上朝堂里的那些人!
“佑璋,我很高兴你愿意始终如一与我并肩作战!我在此也向你承诺,只要崔氏家族的势力能退出朝堂争斗,我力保崔氏一族安然,日后崔氏子弟,还是可以靠自身实力通过科举入朝为官!”
萧墨玄和崔佑璋带着沉甸甸的收获(不仅是红薯,更是真相和决心)和满腔的肃杀之气离开了秦庄。
杨映溪站在庄口,目送马车远去,心中亦是感慨万千。她知道,她播下的种子,终于开始真正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并且,比她预想的更快地,触动到了这个帝国最高权力阶层的神经,引发了一场即将到来的、针对腐朽官场作风的整肃风暴。
秦庄的红薯,是一副饱腹的甜药,更是一剂苦口良药,惊醒了位居庙堂之高的人。而这,也是她来到这个时代,所能够做出的、最深远的贡献。
前方的路或许依旧波云诡谲,但至少此刻,她看到了改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