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杨三姐告状》,讲的是杨三姐,为了被夫家谋财害命的母亲伸冤,隐忍多年,成年后不远千里进京告御状,宁可顶着“子告父大不孝”的罪名滚钉板,也要状告亲父,为母亲伸冤的故事!
一个是《莹娘》,讲的是一个姑娘被人设计落水,坏了名声。而设计坏她名声的人,还想以拯救者的姿态娶她过门!莹娘宁可出家,也不愿为了名声嫁给坏她名声的人!
莹娘最后呐喊出:“凭什么牺牲我一生,去成全一个设计 陷害挟恩报复的卑劣小人!”让世人从最初的诟病,到最后赞叹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贞烈性情!
两个故事一传开,正好赶上京兆衙门审理柳三姑娘的事,柳三姑娘的事一传开了明眼人都知道《杨三姐告状》说的是谁了。
之后柳大人的名声算是彻底的臭了,柳府的门口也经常被人丢烂菜叶子,柳大人与他继夫人出门,也被人指指点点,老百姓虽然不敢当面骂,但总会有脏东西不小心飞到他们身上!
而他那位继夫人生的儿女的亲事,就此搁置了。儿子被退亲,女儿更是没什么好人家敢上门提亲了!之后,只好嫁到了外地。这些都是后话!
至于柳三小姐,本来是有一些臭酸书生说柳小姐罔顾伦常,状告亲父是大不孝;结果马上就被人扔了臭鸡蛋。
有些本地的书生,被人在他母亲面前阴阳怪气的说:“您可真是生了位大仁大孝的好儿子,如果哪天你被宠妾灭妻了,他一定会劝你要以夫为天,就是被打死了,也不要怨恨!他会好好孝顺自己的父亲啊!……”
把那些说柳三小姐不孝的酸腐书生臊的再也不敢多说什么!
最后听说皇帝下令褫夺柳大人一切官身爵位,继室之子三代之内不得入仕,柳三姑娘继承原配母亲留下的所有嫁妆与柳府一半财产,其母亲嫁妆若有缺失,柳大人必须补齐!
最后柳三小姐去官府改随母亲姓赵,另立女户单过!(这些都是后话。)
另一边,颖国公府的赵绵儿,本来还对自己要被迫嫁给纨绔子弟的命运,整日泣哭不止;直到听丫鬟们说起外面传的《莹娘》的故事,像醍醐灌顶似的,一改往日柔顺的态度。
坚决要求彻查当日事情的经过,她向父母表示,事关她的名节,也关乎家族的名誉,她不能稀里糊涂的就嫁了!就算要嫁也要先查清当日之事,追究完设计陷害她之人的责任之后,她才能嫁!
因为她强硬的态度,加上颖国公府实在看不上纨绔孙绍宗,那边的永昌伯府听到了颖国公府要报官严查当日之事,一改之前上门逼婚的态度,表示不会再提落水救人之事,两家就当什么事都没发过生!
长公主府也向颖国公传了话,表示她一定会给赵小姐和颖国公府一个公道!
不久之后,就传出了永昌伯世子孙绍宗这些年欺男霸女,害人性命的事被查了出来,连带着永昌伯利用职务之便,挪用官银放印子钱的事也被曝了出来,永昌伯府直接被削爵流放,孙绍宗数罪并罚被判秋后问斩!永昌伯府就此消失!
而赵小姐在长公府别院落水一事,在长公主的介入下,被强势压下,无人再敢提及,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两件事结束后,柳三小姐和赵小姐都是聪明人,两人都想到了编写话本子的人是有意在制造舆论帮她们避祸!
二人心里都很感激编写这两个话本子的人,私下里多方打听,最后知道话本子最初是从天香楼流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