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谢谢组织上的信任和关心。”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但是,我想留在档案馆。”
李主任明显愣住了,脸上写满了不解:“留在档案馆?静云同志,你可要想清楚。这个机会很难得,多少人求之不得。档案馆的工作虽然重要,但毕竟是幕后,是基础性工作,很难出显眼的成绩。”
“我想清楚了。”江静云的嘴角甚至泛起一丝极淡的、近乎温柔的弧度,“李主任,您说档案馆清冷。但对我来说,这里并不冷。”
她的目光仿佛穿透了办公室的墙壁,望向了那座浩瀚的库房。
“这里有声音。是那些沉默的纸页在说话。它们告诉我,这座古城经历过什么,哪些人为了它的新生付出过什么。雷万山、白曼琳、叶莲舟、陆明远……还有无数像他们一样,名字或许不为人知,却同样抛头颅、洒热血的同志。他们的故事,不应该只存在于几张烈士证书上,更应该活在这些详实的历史记录里。”
她停顿了一下,声音里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执着:
“机要处的工作很重要,但守护这些记忆,同样重要。总得有人留下来,耐心地梳理,仔细地保存,确保这段历史不被歪曲,不被遗忘。掌柜的……陆明远同志把小组的密档托付给我,不仅仅是让我保管它,更是让我理解它承载的意义。我觉得,留在这里,继续和这些档案打交道,就是对我过去经历最好的延续,也是对牺牲战友最有意义的告慰。”
李主任久久没有说话,只是用一种全新的、带着深深动容的目光看着她。他看到了这个年轻女同志平静外表下,那颗经历过血与火淬炼、已然明了自身使命的坚韧的心。她选择的不是一条更容易晋升、更风光显赫的道路,而是一条需要更多耐心、更多寂寞,却连接着历史与未来的深沉之路。
“我明白了。”良久,李主任才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充满了敬意,“既然这是你深思熟虑后的选择,组织上尊重你的决定。档案馆的工作,确实也需要像你这样沉得下心的人。好好干,静云同志。”
“谢谢主任。”江静云站起身,郑重地向李主任鞠了一躬。
走出主任办公室,重新回到那弥漫着陈旧纸张气息的库房,江静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踏实与平静。她拒绝了外界的喧嚣与诱惑,选择了这片寂静之地。这里,是她的战场,是她与过往对话的圣殿,也是她通往未来的独特路径。
她走到一排刚刚接收来的、尚未整理的旧资料前,戴上手套,拿起裁纸刀,重新开始了日复一日的工作。动作依旧精准,眼神愈发坚定。
她知道,在医院里,赵致远也正在以他残破的方式,寻找着与这个新世界连接的途径。她选择守护凝固的历史,而他,或许将在另一片无声的战场上,用他残存的智慧,为这个新生的时代,贡献出独特的光和热。他们的道路看似不同,却都指向同一个方向——让牺牲值得,让记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