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潜行
急电的余威如同无形的鞭子,抽打着吴忠友的每一根神经。回到那间熟悉的宿舍,他感觉自己仿佛踏入了一个布满无形丝线的雷区,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脚步,都需格外谨慎。时间不再是按天计算,而是以小时、以分钟在流逝。党中央在陕北的沟壑间艰苦转战,指挥着西北野战军不断挫败敌人的进攻,而敌人狗急跳墙的“长庚计划”,正是一把企图刺向根据地后方的毒刃。他深知,自己此刻在西安的每一次努力,都直接关系到前线的胜负与后方的安危。
潜行,开始了。目标明确,路径却迷雾重重。
他首先将目标锁定在副参谋长身边的刘秘书身上。此人位置关键,接触高层指令频繁,但为人圆滑谨慎,不易接近。直接打听“长庚”无异于自投罗网。吴忠友选择了一个迂回的策略。
他利用一次处理日常军务函件、需要刘秘书副署的机会,看似随意地抱怨起近期物资调配的混乱,尤其是几处城防工事的水泥和钢材供应时断时续。
“刘秘书,您是常在长官身边走动的人,消息灵通。听说……北边(指陕北)那边,咱们又……不太顺利?”他压低了声音,营造出一种同僚间分享忧虑的氛围,“这仗再这么打下去,西安这边的城防压力可就太大了。别到时候工事都没修牢固,就……”他适时地住了口,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
刘秘书果然被触动了心事,叹了口气,左右看看无人,低声道:“谁说不是呢!长官们也是焦头烂额。听说……上面已经在考虑最坏的打算了。”他顿了顿,声音更低了,“有些……特别的事情,都在秘密准备了,咱们这些人,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特别的事情?”吴忠友心头一跳,面上却不动声色,“难道……真要走到那一步?”他用手做了一个轻微爆破的动作。
刘秘书脸色微变,没有直接回答,只是含糊地说:“慎言,慎言……有些事,知道得越少越好。做好分内事吧。”但他眼神中闪过的一丝慌乱,却被吴忠友精准地捕捉到了。这证实了“长庚计划”不仅存在,而且确实在高层紧张地酝酿着,甚至可能已经进入了实质准备阶段。
第一条线,摸到了一点温度,但无法触及核心。
吴忠友立刻启动了第二条线——机要室档案股的王股长。此人掌管核心密件的归档索引,是接触文件流转记录的关键。但机要室戒备森严,非相关人员严禁入内。
机会来自于一份关于“敌西北野战军近期动向研判”的参考资料汇编任务。这份汇编需要参考部分已解密的早期敌情通报和相关的我方作战总结,这些文件部分存放在机要室附属的参考资料库,与存放核心密件的档案库相邻,但管理相对宽松。吴忠友主动请缨,承担了部分资料的查阅和摘录工作。
进入参考资料库后,他表现得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参谋,埋头于故纸堆中。但他的眼角余光,却时刻关注着隔壁档案库的动静。他注意到,王股长有一个习惯,每天上午十点左右,会离开座位去一趟洗手间,期间档案库的门会虚掩,由一名卫兵临时看守。
第二天上午,吴忠友算准时间,抱着一摞看似沉重的资料,步履“匆忙”地走向档案库方向。在接近门口时,他“一不小心”,资料散落一地,恰好有几份文件滑到了虚掩的门缝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