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誓言
吴忠友那句“那条最难的路……我走”,如同在密闭的安全屋内划亮了一根火柴,短暂地驱散了弥漫的沉重,映照出赵致远眼中一闪而过的、如释重负的亮光。但他很快收敛了情绪,因为接下来,将是更为庄重的一步。
“吴同志,”赵致远的声音低沉而肃穆,他绕过木桌,站到叶莲舟面前,目光平视着他,“你做出了勇敢而正确的选择。这条路虽然艰险,但每一步都通向光明,每一份付出都意义非凡。现在,按照组织的程序,我需要为你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他转身,从随身携带的、毫不起眼的布包里,取出了一样东西。那不是党章,也不是红旗,而是一本薄薄的、封面磨损严重的旧书——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在这本书的扉页,用极细的笔画勾勒着一面小小的、没有颜色的旗帜轮廓。
赵致远将这本书双手捧起,神情是前所未有的庄严。安全屋内昏黄的灯光照在他脸上,仿佛为他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
“吴忠友同志,”他不再使用“先生”或“参谋”的客套称呼,而是直接以“同志”相称,这标志着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在你正式成为我们战斗队伍的一员前,你需要明白,也需郑重承诺。”
吴忠友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仿佛在接受一场灵魂的洗礼。他看着那本看似普通却承载着千钧重量的书籍,心跳如鼓,但眼神不再游移。
“我们的组织,”赵致远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有力,“是为推翻压迫、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组织。我们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是共产主义的理想。我们的纪律,是铁一般的纪律,要求对党忠诚,永不叛变;遵守纪律,严守秘密;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些,你可能完全理解,并愿意用生命去扞卫?”
吴忠友深吸一口气,他没有立刻喊出响亮的口号,而是以一种近乎虔诚的、缓慢而坚定的语调回答:“我理解。我愿意。为了一个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了千千万万受苦的同胞,我吴忠友,愿意奉献我的一切,包括我的生命。”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后特有的平静与力量,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回荡。
“好。”赵致远点了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他继续庄重地说道:“那么,请举起你的右手。”
吴忠友依言,缓缓抬起了微微颤抖却努力绷直的右臂,握掌成拳,置于耳侧。这个姿势,他曾在军中对着青天白日旗做过无数次,但此刻,感觉却截然不同。那时是机械的服从,此刻,却是灵魂的皈依。
赵致远凝视着他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领诵,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我自愿立誓参加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