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静云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遗憾:“很难。这种低频编码方式非常奇特,冗余度极低,没有密钥或足够长的样本,几乎无法破解。而且,这种方式传输效率很低,可能只用于传递极其简短的指令或确认信号。”
虽然无法知晓具体内容,但这个发现本身,价值巨大!它解释了为什么“钟摆”的信号模式有时会显得“僵硬”和“规律”,因为它必须保证载体信号的稳定性,以确保隐藏信息的正确传输。它也解释了为什么敌方某些行动似乎总能协同一致,因为他们拥有一条几乎不可能被侦测的秘密通讯链!
“这就好比……”陆明远缓缓踱步,寻找着恰当的比喻,“我们一直在盯着敌人挥舞的旗子(定位信号),以为那就是全部,却没想到,他们真正传递命令的方式,是旗手之间眼神的细微变化(寄生编码)。”
“是的!”江静云重重点头。
“立刻将这一发现,连同所有相关数据特征,记录归档,列为最高机密。”陆明远下令,“这是我们付出巨大代价才换来的情报,对未来应对类似技术威胁至关重要。”
他走到地图前,目光深沉。敌人的技术优势再次得到证实,但小组也并非毫无收获。至少,他们撕下了对方一层伪装,窥见了那迷雾之后,更精巧也更危险的布局。
“既然我们发现了这条‘暗线’,”陆明远的手指无意识地在地图上敲击着,“那么,徐远舟通过这条线,在传递什么指令?调兵遣将?协调搜捕?还是……在指挥那个隐藏的‘影子’?”
最后一个猜测,让“石窟”内的空气瞬间降至冰点。
如果内部的那个“影子”,是通过这种几乎无法被常规手段监控的方式接收指令,那揪出他的难度,将呈几何级数增加!
“我们必须利用这个发现,”陆明远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调整我们的布局。既然无法破解内容,那就监控其活动!静云,你能不能做到,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尽可能精确地记录下每一次这种寄生编码信号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长和信号强度?”
“我可以尝试!”江静云立刻明白了陆明远的意图,“通过分析这些寄生信号的活动规律,或许能反推出接收端大致的活动区域,或者,将其与城内发生的特定事件进行时间关联!”
“对!”陆明远赞许地点头,“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的方向。同时,我们原有的计划也要加速。万山!”
“在!”雷万山应声上前。
“‘沉舟’那边,可以尝试递一次话了,询问与那老文书接触的进展。我们需要尽快在城防指挥部内部打开缺口,不能再等下去了。”陆明远的语气带着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敌人已经布下了更精密的网,我们必须更快地找到破网而出的方法!”
分析带来了突破,也带来了更深的危机感。敌人的布局环环相扣,技术与人谋交织。而“长安小组”所能做的,便是在这被深锁的迷雾中,以更快的速度、更敏锐的洞察,去完成属于自己的反制布局。
江静云重新戴上了耳机,这一次,她的目标更加明确。雷万山则像一张拉满的弓,随时准备将力量投送至最关键的位置。
下一场较量,已在无声的电波层和隐秘的人心战场同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