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119章 暗影重生.11.蜕变

第119章 暗影重生.11.蜕变(2 / 2)

“最后,行动策略要变。”陆明远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徐远舟以为打断了我们的脊梁,我们就只能龟缩。错了!我们要用更隐蔽、更分散的方式,继续活动。雷万山!”

一直守在门外的雷万山应声而入,他脸上那道浅疤在灯光下显得更加狰狞,眼中燃烧着为程禹谟报仇的火焰。

“万山,你带领行动组剩余的精干力量,化整为零。不再执行具体的情报传递或护卫任务,你们的唯一目标,是像钉子一样,楔入西安的底层——码头、车行、人力市场。不发展成员,只建立‘交情’,收集一切流言蜚语、市井动态。我们要拥有自己的、敌人无法轻易摧毁的‘耳朵’和‘眼睛’。”

“是!掌柜的!”雷万山瓮声应道,摩拳擦掌,“老子倒要看看,这帮龟孙子还能玩出什么花样!”

新的架构和策略迅速传达下去。残存的“长安小组”如同一条受伤的巨蟒,开始蜕去旧皮,以一种更低调、更坚韧、也更危险的形态,在古城的阴影中重新蠕动。

江静云几乎不眠不休,与那无形的“钟摆”信号展开了一场无声的搏斗。她不断调整监听天线,记录分析每一个细微的信号特征,试图从中找出规律和破绽。她知道自己是在与时间赛跑,必须在徐远舟的新杀招完全启动前,找到应对之法。

雷万山则带着几名绝对可靠的兄弟,消失在西安城的茫茫人海中。他们不再西装革履,而是换上苦力的短褂,混迹于三教九流之中。凭借过人的身手和豪爽的性情,他们很快在码头和火车站站稳脚跟,不仅能听到关于货物运输、军需调动的只言片语,甚至能隐约感受到城内紧张氛围的细微变化。

而陆明远自己,则成了连接所有这些孤立节点的中枢大脑。他变得更加沉默,更加谨慎,每一个指令都经过反复权衡。他不再轻易相信任何未经多重验证的信息,包括来自“金爷”那条线的消息——尽管对方在赵致远“死”后,似乎表现得更加合作。

与此同时,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成功“假死”脱身的赵致远,正经历着另一种意义上的“蜕变”。他剃掉了精心打理的头发,换上了破旧的棉袍,住进了城墙根下最混乱的贫民区。昔日风度翩翩的赵先生,变成了一个沉默寡言、靠替人代写书信勉强糊口的落魄文人。

这种身份和环境的巨大落差,几乎将他逼疯。但他靠着对组织的忠诚、对真相的渴望,以及对陆明远那句“将功折罪”的承诺,顽强地支撑着。他利用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和分析能力,小心翼翼地开始从社会关系的最底层,重新梳理可能与内部“影子”相关的蛛丝马迹。他不敢接触任何旧关系,只能像幽灵一样,在黑暗中独自摸索。

几天后,江静云那里终于取得了突破。她发现“钟摆”信号并非单一源头发射,而是在几个固定地点之间轮换,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三角定位网。而其频繁扫描的区域,除了甄达康所在的军政机关,竟然还包括了几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旧址或关联区域。

“徐远舟……他在追查‘财神’死后,资金可能转移的新路径?或者,他在寻找小组可能储备的应急资金?”江静云向陆明远汇报时,提出了自己的推测。

陆明远目光一凝。徐远舟对资金的执着,超出了寻常。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也就在同一天,雷万山通过一个刚刚建立的、与人力车夫有关的渠道,传回一个模糊却令人不安的消息:最近市面上,出现了一些生面孔,不像本地混饭吃的,出手阔绰,在打听关于“老手艺”、“特殊通道”的事情,似乎对古城的地下坑道和废弃建筑格外感兴趣。

“老手艺”?“特殊通道”?

陆明远立刻联想到了那条真伪难辨的“鬼道”。

徐远舟并没有放弃这条线!他派出了专业化装的特务,在更隐秘的层面进行探查!

内忧未平,外患再起。小组的“蜕变”刚刚开始,徐远舟的新策已然袭来。这一次,他的手段更加隐蔽,目标更加难以捉摸。而完成了初步“蜕变”的“长安小组”,能否识破并应对这新的威胁?赵致远又能否在敌人和自身困境的双重压力下,找到那个真正的“影子”?

所有的答案,都隐藏在那愈发浓重的迷雾之后,考验着这支伤痕累累的队伍,能否真正涅盘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