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审查
“听雨轩”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连窗外偶尔传来的车马声都显得格外刺耳。油灯的光芒在陆明远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让他看起来比平时更加冷峻、难以接近。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陆明远的声音不高,却像冰凌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鸿图’真伪难辨,‘财神’岌岌可危。徐远舟的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打在我们的关节上。这绝不仅仅是外部压力的结果。”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围坐在桌旁的江静云、赵致远和雷万山,这三张他无比熟悉、曾共同经历生死的面孔。此刻,他却必须用最冷静、甚至最冷酷的逻辑去审视他们。
“我怀疑,在我们内部,除了可能被波及的‘金爷’那条线,还存在着一个我们尚未察觉的隐患。一个更深的‘暗礁’。”他顿了顿,说出了那个最残酷的结论,“我们必须进行一次内部审查,一次彻底的、隐秘的‘清洗’。”
“清洗”二字,让所有人的呼吸都为之一滞。这不是简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而是在信任的基石上动用手术刀,其过程必然伴随着痛苦和猜忌。
“我同意。”出乎意料,第一个表态的是赵致远,他脸上惯常的温和被一种沉重的坚毅取代,“我们不能带着疑点前行,那是对所有牺牲同志的背叛。我请求,从我开始审查。”
江静云和雷万山也紧随其后,表达了同样的态度。没有愤怒,没有委屈,只有一种为了组织存续而甘愿承受一切的决绝。这反而让陆明远心中更加沉重。
审查方案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制定。陆明远亲自设计,其核心并非刑讯逼供,而是基于情报工作的逻辑陷阱和心理博弈。他称之为“无声的甄别”。
审查在看似日常的工作中悄然展开。
陆明远首先约谈了江静云。地点就在发报的密室,氛围却与往日不同。
“静云,”陆明远的语气尽量平和,“土地庙接头前,你最后一次与‘金爷’那边的间接联络,具体细节再回忆一下,有没有可能在哪一个环节,被第三方嗅到气味?”
江静云仔细回想,逐字逐句复述了当时通过死信箱传递和接收信息的过程,分析了每一个可能被监视或截获的节点,甚至包括她当时行走的路线、遇到的陌生人。她的叙述清晰、有条理,眼神清澈,没有任何闪烁。陆明远一边听,一边与她共同分析各种可能性,整个过程更像是一次严谨的工作复盘。他没有发现任何逻辑漏洞或情感上的异常。
接着是雷万山。陆明远选择在演练擒拿技巧时,看似随意地发问。
“万山,上次你去验证城防图,在第二个观察点,除了发现暗哨,往返路线上,有没有感觉到‘尾巴’?或者,在更早之前,比如我们讨论‘鬼道’地图的那段时间,你有没有察觉任何被跟踪的迹象?”
雷万山停下动作,抹了把汗,浓眉紧锁,努力回忆着:“掌柜的,我老雷粗心,但反跟踪的规矩不敢忘。那次验证,路线是绕了的,没发现‘尾巴’。至于之前……好像有一次从码头回来,感觉后颈发凉,但回头看又没啥,可能是我多心了。”他坦诚自己的疏忽可能,眼神坦荡,带着军人特有的直率。陆明远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再多问。
最后是赵致远。两人的谈话在书房进行,桌上甚至还摆着一盘未下完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