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远知道,小组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外部联络几近断绝,内部人员损失惨重,敌人像疯狗一样四处追踪。他必须做出应对。
他首先判断,徐远舟的主要追踪方向有两个:一是通过白曼琳的社会关系网深挖;二是利用“壁虎”逼迫他们进行无线电联络。
对于第一条,他无能为力,只能希望白曼琳已经安全,并且她所知的联络链能够及时切断。
对于第二条,他绝不能上当。现在启用电台,等于自寻死路。
但坐以待毙也不是办法。他需要知道外面的具体情况,需要了解“壁虎”最新的活动规律,更需要……向延安发出预警,告知西安小组的严峻处境,并请示下一步行动方针。
他必须找到一个“壁虎”追踪不到的方式。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条刚刚立下大功、却又因此承受着巨大风险的“清风”线——叶莲舟。
叶莲舟目前处境危险,但正因如此,徐远舟或许会认为他不敢再有任何动作。而且,叶莲舟身处司令部,或许能接触到“壁虎”的一些内部信息。
这是一步险棋。联系叶莲舟,可能将他彻底暴露。但不联系,小组可能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被慢慢困死。
权衡再三,陆明远决定冒险一试。他需要叶莲舟提供两样东西:一是“壁虎”近期的重点监控区域和活动时间表,二是利用司令部的内部通讯系统,以极其隐蔽的方式,向一个预设的、看似无关的地址,发送一段经过加密的、包含预警信息的“商业电文”。
这个任务,比传递“黄河防线”情报更加危险。这需要叶莲舟在敌人的心脏里,进行主动的、极具技巧性的操作。
指令通过那条仅存的地下排水渠死信箱,再次送达叶莲舟手中。
当叶莲舟在暗渠中摸到那个冰冷的油布包时,他的手在颤抖。他知道,自己刚刚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徐远舟的监视如同跗骨之蛆。现在再次行动,无异于火中取栗。
但当他阅读完指令,了解到“磐石”可能已经牺牲,“蝴蝶”生死未卜,整个小组危在旦夕时,一股热血涌上了头顶。
恐惧依然存在,但一种更强大的责任感和与战友共患难的决心压倒了一切。
他深吸一口气,将油布包紧紧攥在手中。
他知道,自己必须再次行动。为了那些死去的和正在挣扎的同志,他必须设法完成这个任务,向组织发出那至关重要的预警。
然而,他并不知道,徐远舟对他这条线的追踪,远比他想象的还要严密。他每一次异常的举动,都可能将自己和整个小组,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