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暗线
徐远舟那边暂时稳住了,叶莲舟也凭借那份精心炮制的假报告赢得了一丝喘息之机,甚至获得了接触更多非核心文件的机会。但陆明远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黄河防线”的情报如同沉睡在龙潭深处的明珠,叶莲舟这条明线可以靠近,但想要将其安全取出并送出,还需要一条不为人知、绝对可靠的暗线。
这条线,必须独立于叶莲舟和白曼琳之外,甚至不能与德裕典当行有任何已知的关联。它需要像水银一样无孔不入,又像磐石一样沉默坚定。
陆明远的思绪,飘向了那个代号为“寒露”的交通员。
“寒露”并非“长安小组”的固定成员,而是属于一条更高级别、由中央社会部直接掌握的绝密交通线。这条线平时处于深度静默状态,只在传递关乎战略全局的最高等级情报时才会启用。其负责人“寒露”身份成谜,行踪不定,就连陆明远也只在一年多前,一次极端危险的情报交接中,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那次的经历,让陆明远对“寒露”的专业能力与忠诚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此人胆大心细,身手不凡,尤其擅长在各种严密封锁下穿梭往来。更重要的是,他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伪装身份作为掩护。
启用“寒露”,意味着将“黄河防线”情报的重要性提升到了最高等级,也意味着一旦这条线暴露,损失将无法估量。但眼下,这是唯一能确保情报万无一失送达的方案。
陆明远通过只有他自己掌握的、与上级紧急联络的备用渠道,发出了启用“寒露”的请求。这是一次冒险,任何非常规的通讯都可能引起敌人注意,但他别无选择。
请求发出后,便是焦灼的等待。三天过去了,没有任何回音。陆明远的心一点点沉下去。是请求未被接收?还是“寒露”出了意外?抑或是,上级认为时机尚未成熟?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希望,开始构思备用方案时,一个极其细微的信号,触动了他设置在德裕典当行外围的一个隐蔽警戒装置——那不是常规监视者会触碰的位置。
有“客人”来了,而且是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
当天深夜,万籁俱寂。陆明远书房那扇对着后院的天窗,被极轻、极有节奏地敲响了四下。不是风雨,不是动物,是约定的信号!
陆明远心中一震,悄然起身,没有点灯,摸到天窗下。他轻轻推开一条缝隙,一张折叠的小纸条被塞了进来,随即,窗外那道黑影如同融入夜色般消失不见,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陆明远捡起纸条,回到密室,就着微光展开。上面只有简短的几个字,是用密写药水书写的,字迹沉稳有力:
“三日后,子时,老地方。——寒露”
他来了!“寒露”不仅收到了启用信号,而且已经潜入了西安,并约定了见面地点!“老地方”指的是一年前他们初次接头的那座位于城南、香火稀薄的小土地庙。
陆明远长长舒了一口气,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这条至关重要的暗线,终于接通了。
三天后的子时,陆明远再次利用那条隐秘通道离开了典当行,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那座破败的土地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