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密档增页 · 迷雾
第一部:山雨骤来
1. 【余波]典当行的阴影
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比风暴本身更令人窒息。
徐远舟的手指最终在地图上德裕典当行的位置重重一点,标志着猎杀指令已下,但预期的雷霆一击并未立刻降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粘稠的压迫感,如同不断上涨的潮水,无声无息地漫过堤岸,浸润每一寸土地。
陆明远清晰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如果说之前的监视是警惕的窥探,那么现在,则是赤裸裸的、不再加以掩饰的锁定。典当行仿佛被投入了一个无形的琥珀之中,空气凝滞,连时间都似乎变得缓慢而沉重。
街对面茶馆里的眼线不再伪装成茶客,他们干脆包下了临窗的雅座,几双眼睛毫不避讳地、长时间地聚焦在典当行的大门和二楼窗口。街角巷尾,那些伪装成小贩、车夫、乞丐的特务,姿态也变得愈发张扬,他们不再费力掩饰彼此间的眼神交流,甚至偶尔会对着典当行的方向指指点点,带着一种猫捉老鼠般的戏谑和笃定。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徐远舟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他:我知道你是谁,我知道你藏在里面,我看住你了,你无处可逃。他在用这种无所不在的、公开的监视,消磨猎物的意志,制造恐慌,等待对方在重压之下露出更大的破绽,或者……等待一个万无一失的动手时机。
陆明远强迫自己维持着表面的平静。他依旧按时开门营业,擦拭柜台,翻阅账本,与寥寥无几的熟客寒暄。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无数道目光的审视下进行,如同在刀尖上行走。他不能表现出任何异常,任何的焦躁、恐惧甚至是过于刻意的镇定,都可能成为对方发动攻击的借口。
他甚至能感觉到,那些监视者的耐心也在接受考验。他们的眼神中,除了审视,开始流露出一种不耐烦的凶狠。仿佛在问:你还能撑多久?
在这令人窒息的氛围中,梅姐的表现变得更加微妙。她变得更加沉默,做事时常常心不在焉,偶尔与陆明远目光相接,会像受惊的兔子般迅速避开,眼底深处藏着一种近乎绝望的恐惧。陆明远几乎可以肯定,梅姐一定也感受到了这致命的压力,甚至,她可能知道得更多——比如她儿子确切的处境,或者徐远舟给她下达了某种最后的通牒。她像一根被拉到极致的弦,随时可能崩断。
而密室内的雷万山和江静云,则完全与世隔绝。陆明远不敢再轻易开启密室,任何的异响都可能被外面监听的耳朵捕捉到。他只能通过最原始、也是最危险的方式——在深夜,用极轻微的、有特定节奏的敲击声——向他们传递“危险仍在,绝对静默”的信息。他无法想象,在那狭小、黑暗、缺乏给养的空间里,两位战友正承受着怎样的身心煎熬。
这“余波”并非事件的平息,而是风暴能量在撞击后,更广泛、更深入的扩散和回荡。它不仅仅是“渭北情报战”的余波,更是徐远舟锁定目标后,那蓄势待发的毁灭性力量的阴影,已经彻底笼罩了这座小小的典当行。
这天下午,一个看似寻常的事件,打破了这僵持的平静。
一名穿着体面、夹着公文包的中年男子走进了典当行。他的举止很自然,脸上带着生意人惯有的客气笑容。
“掌柜的,叨扰了。”男子开口道,“我是省税务稽核处的,姓王。最近上头要求对全市各商号的账目进行一轮抽查,这是我们的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