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凌风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位高?权重?不过是表面文章罢了。派系倾轧,互相提防,一句话说错,可能就万劫不复。这西安城里,盯着胡某这个位置的人,不知有多少。”他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不瞒赵先生,近来上峰催逼甚紧,各项事务千头万绪,压力巨大,有时夜深人静,胡某亦感心力交瘁,前路茫茫。”
他没有提及任何具体军事机密,但这番对自身处境和心态的吐露,已然比之前在酒楼里的泛泛而谈深入了许多。这是一种信任的递进。
赵致远没有追问具体事务,而是用一种充满理解和共鸣的语气说道:“胡兄的难处,赵某虽不能完全体会,但亦可想象一二。古人云,‘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如今这世道,胡兄能恪尽职守,已属不易。只是……这‘岸’究竟在何处,确实值得深思。”
他的话语像羽毛一样轻轻拂过胡凌风的心头。“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句话如同警钟,在他耳边嗡嗡作响。他追求的富贵,在这种“无道”的背景下,究竟意义何在?他效忠的政权,前路又在何方?
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和虚无感,悄然袭上胡凌风的心头。他看着眼前气度雍容、见识不凡的赵致远,忽然觉得,对方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可供牟利的商人,更像是一个能在迷雾中为他指引方向的……智者?
“赵先生见识高远,不知……对这天下大势,有何看法?”胡凌风忍不住试探着问道,这个问题已然触及了危险的边缘。
赵致远心中凛然,知道最关键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他表面上依旧云淡风轻,为胡凌风续上热茶,悠然道:“大势如潮,非你我所能左右。但求心安而已。何为心安?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顺势而为,利国利民罢了。”
他没有直接回答,却给出了一个更加值得玩味的答案。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投入胡凌风波澜渐起的心湖。
攻心为上,金石为开。
“琴师”的弦音,已触及灵魂深处。
然而,动摇仅仅是一瞬间的念头。根深蒂固的立场、对权力富贵的眷恋、以及对未知风险的恐惧,很快又会如同潮水般涌回。胡凌风这叶“乱世飘萍”,是会顺着赵致远指引的微风转向,还是会被更大的漩涡吞噬?
裂痕已现,但这裂痕是会扩大成为通途,还是会迅速弥合,甚至反过来吞噬试图凿裂它的人?
在茶香与画意中,胡凌风的抉择变得愈发沉重而致命。而胡凌风的抉择,将决定他自己,也决定“长安小组”这条线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