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海战新术(2 / 2)

“这……这是打雷了?”赵虎手里的旱烟杆“啪”地掉在甲板上,他打了一辈子仗,从没见过这么快的炮。以前的前膛炮,装一发弹得四个人忙活半盏茶的功夫,这后膛炮倒好,王大锤他们喊着号子,转眼就填好了第二发。

“第二轮齐射!”郑伟的声音带着兴奋,“瞄准帆缆!”

又是一阵炮响,剩下的靶船帆绳全被打断,帆布垂下来像堆破布。水兵们在甲板上笑着拍手,王大锤抹了把脸上的烟灰,得意地对赵虎喊:“老将军,这炮比您的火箭厉害吧?”

赵虎没接话,噔噔噔跑到郑伟身边,抢过那本《海战术》就翻。册子上的字迹密密麻麻,第三章写着:“遇敌先以舰首撞断其阵,破其联络;再转侧舷,以炮火毁其帆、断其舵,使其进退不得;最后以巡逻艇围捕,务求全歼。”旁边还画着示意图,用红笔标着冲撞角度和炮击范围。

“这法子……是你琢磨的?”赵虎指着示意图,手指都在抖。他想起去年围剿海盗时,对方靠小船灵活躲闪,他的八卦阵追了三天都没围住,最后还是靠运气才抓住头目。

“是弟兄们一起想的。”郑伟笑着说,“上次在黄岩岛拿独眼龙,我们就试过冲撞,后来又琢磨着怎么让炮打得更齐。这册子改了七遍,才总算有点模样。”他指着远处正在下沉的靶船,“您看,蒸汽船快,撞得狠;后膛炮快,打得准。两样凑在一起,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

赵虎翻到册子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变阵之法”:遇大船则撞其腰,遇小船则断其尾,遇集群则分而围之。每一条都配着实战案例,有的是去年打倭寇的,有的是上个月演练的,连失败的教训都记着——比如“初练时炮口偏高,多打空弹,后以绳测距,准确率提高六成”。

“比咱当年的八卦阵管用多了。”赵虎合上册子,语气里满是佩服,“以前讲究‘阵不乱则力不散’,现在看来,这铁船和快炮,才是真本事。”他突然拱手道,“郑大人,能不能给老夫抄一本?我带回营里,让弟兄们都学学。”

“将军要学,晚辈求之不得。”郑伟让人取来纸笔,“这册子本就是给弟兄们看的,谁有好法子,都能往上添。昨天王大锤还说,要是在船尾装几门小炮,对付偷袭的小船更方便,我正打算加进去呢。”

演习结束时,夕阳把海面染成了血红色。“云帆号”拖着靶船的残骸往港里走,赵虎还在翻那本《海战术》,嘴里念念有词:“冲撞角度三十度最佳……炮击要打船身水线……”

郑伟站在舰桥,望着渐渐靠岸的港口,心里清楚:海战的法子,从来不是死的。以前的船靠风,就得练阵法;现在的船靠蒸汽,就得练冲撞和快炮。就像这本《海战术》,今天能用,明天可能就得改——只要能护着这片海的安稳,变多少次都值得。

王大锤凑过来,递给他一块烤红薯:“大人,刚才老将军问我要号子词呢,说回去教他的兵。”

郑伟接过红薯,热气烫得手发红。远处的码头上,渔民们正举着灯笼迎接他们,灯光在浪里晃啊晃,像无数双盼着平安的眼睛。他咬了口红薯,甜丝丝的暖意从喉咙淌到心里——不管是八卦阵还是新炮术,说到底,都是为了让这些灯光,能夜夜亮在港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