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月。”诸葛巡抚走进雅间,屏退左右,开门见山,“兵部让我三个月内剿灭断云寨。”
诸葛红月握着茶杯的手顿了顿,随即笑了:“爹,您信朝廷的话,还是信曹林的?他若真想反,燕云省的粮仓早空了。”
“我信你。”诸葛巡抚盯着女儿的眼睛,“但朝廷的令不能不接。你告诉曹林,让他‘闹’得再大些,却别真伤了燕云军的元气——我需要个‘剿匪不力’的借口。”
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黑风口的粮仓,让他‘烧’了;边境的哨所,让黑石部‘扰’了。但别杀朝廷的人,给我留条退路。”
诸葛红月心里一亮。爹这是要演一出“阳奉阴违”的戏——朝廷让他剿匪,他就“剿”,只是总被断云寨“阻挠”;等粮尽兵疲,再上书说“断云寨势大,需朝廷增兵”,拖过三个月,这事也就不了了之。
“女儿明白。”她拿起一块桂花糕,“曹林说,下个月给府衙送二十门‘水龙炮’,说是‘助爹防流寇’。”
诸葛巡抚看着女儿眼里的笃定,忽然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官场算计,竟不如年轻人看得透彻。他点点头,端起茶杯一饮而尽,茶味微苦,却带着回甘。
离开清溪县时,诸葛巡抚的轿子里多了个不起眼的布包,里面是曹林托人送来的十支线膛枪——说是“让府衙的人‘学习’新武器”,实则是告诉那些盯着诸葛家的眼线:翁婿俩早就“穿一条裤子”了。
回到府衙,诸葛巡抚立刻召集将领,拍着桌子下令:“全军集结,开往黑风口,剿灭断云寨!”将领们面面相觑,谁都知道那是块硬骨头,可看着巡抚大人“义愤填膺”的样子,只能领命。
书房里,诸葛巡抚再次打开暗格,将那封写着“岳丈亲启”的信放回木盒。窗外的灰背雀又叫了,这次是五声,意味着“收到,照办”。他望着云州府的方向,轻轻吐出一口气——这盘棋,他和曹林都不能输。
而远在断云寨的曹林,收到诸葛红月的回信后,正对着沙盘冷笑。他让人叫来赵虎:“准备好家伙,去黑风口‘拜访’一下燕云军的粮仓——记住,只烧粮,别杀人,留几个活口给巡抚大人‘审问’。”
赵虎咧嘴一笑:“放心,保证做得干净又‘显眼’!”
夜色渐深,断云寨的铁匠坊依旧灯火通明,新造的手雷堆成了小山,闪着冷光。而燕云省府衙的灯笼也亮了一夜,诸葛巡抚对着地图,在黑风口的位置画了个圈,旁边写着:“三月为期,各取所需。”
一场注定打不起来的围剿,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