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铁矿与税银(1 / 2)

年节的余温还没散尽,断云寨后山的矿洞口已炸开了第一声炮响。曹林站在临时搭起的了望台上,看着几十名新招募的矿工扛着锄头、推着矿车往洞里走,脸上沾着未干的泥点,却个个精神头十足。

“铁矿不能再从外面买了。”他对身边的赵虎说,“年前听风司传回消息,省府的李大人正盯着咱们的铁矿来源,说要‘严查私购军械原料’,这时候去州府买铁矿,等于把把柄递到他们手里。”

赵虎挠了挠头:“可后山这矿,石头硬得很,年前试采了几天,才出了几十斤毛铁,够不够铁匠铺塞牙缝的?”

“所以才要大量招人。”曹林指着洞口忙碌的人群,“新投奔来的流民里,有不少是从北方矿场逃荒来的,懂采矿,让他们当工头,再招两百个壮劳力,三班倒着挖,总能把产量提上去。”

他让人在矿洞附近搭了工棚,支起铁匠炉,采出的铁矿石直接在山脚下砸碎、冶炼,炼成粗铁锭再运回寨里——这样既减少了运输风险,又能避开官府的耳目。为了鼓动工人们的干劲,曹林特意吩咐人事部:“矿工的工钱比砖窑高两成,出矿多的,额外发矿石奖。”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矿工们抡着锄头、挥着铁锤,矿洞里的叮当声日夜不息,粗铁锭像小山似的堆在工棚外,老周每天派人来拉,笑得合不拢嘴:“这下造火枪、做机器,再也不用看州府的脸色了!”

安顿好铁矿的事,曹林让人备了份“薄礼”——一坛新酿的米酒,两匹纺织坊织的细棉布,还有个巴掌大的玻璃摆件,刻着“岁岁平安”四个字。他翻身上马,带着五个断云卫,往州府赶去。

“大当家,咱们现在不缺银子,为啥还要给知府送礼?”断云卫陈七忍不住问,“上次那屏风,咱们可没少花心思。”

“礼是情分,事是事理。”曹林勒了勒缰绳,“咱们接收了近千流民,州府按规矩得拨救济粮,就算不拨粮,免几年赋税总该吧?再说,我得去探探刘知府的口风,看看省府的李大人最近有没有新动静。”

到了知府衙门,刘知府正在后院赏梅,见曹林来了,笑着迎上来:“曹大当家稀客啊,年后气色越发好了,看来断云寨的年过得不错。”

“托大人的福,勉强让弟兄们和流民们吃了顿饱饭。”曹林故作愁容,跟着刘知府进了书房,“只是这日子越过越紧巴,您是不知道,现在寨里光流民就有八百多,每天张口要吃饭,光粮食就耗掉不少,更别说给他们盖房子、找活干了……”

他一边说,一边让断云卫把礼物呈上:“这点东西不成敬意,是寨里纺织坊新织的布,还有个小玩意儿,给大人添个喜气。”

刘知府摸着那玻璃摆件,光照下的“岁岁平安”四个字透着精致,眼里的笑意深了几分:“曹大当家有心了。流民的事,确实是桩难事,州府也为难啊,省府催着缴赋税,我这知府当得也不易。”

“正是这话!”曹林叹了口气,话锋一转,“大人您想啊,断云寨接收了这么多流民,等于给州府分了忧,不然这些人流窜到各地,指不定闹出什么乱子。按朝廷的规矩,接收流民多的地方,赋税是可以减免的,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