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师傅愣了,盯着图纸看了半晌,突然对曹林另眼相看:“你这小子,没炼过铁倒懂行?”
“看的书多了,瞎琢磨的。”曹林笑了笑——他哪是看书,是想起了现代工厂里的烟囱和鼓风机原理,不过换了个说法。
黄师傅没再追问,却真按曹林说的改了熔炉和风箱。等第一座熔炉建好,像个圆鼓鼓的石塔,烟囱高耸,风箱连着踏板,果然比普通熔炉气派得多。
开炉那天,全寨的人都跑去看热闹。黄师傅指挥着后生们往炉里填铁矿和焦炭,老周抡着大锤砸开矿石,曹林则站在风箱旁,和两个弟兄一起踩着踏板——风箱“呼哧呼哧”地响,熔炉里的火苗越来越旺,从橘红色变成刺眼的白,热浪滚滚,连崖壁上的石头都被烤得发烫。
黄师傅眯着眼观察火苗,时不时喊一声:“再加焦炭!”“风再大些!”
约莫两个时辰后,他突然喊道:“出铁!”
后生们立刻撬开熔炉底部的出铁口,一股通红的铁水“哗啦啦”流出来,像条燃烧的小溪,顺着事先挖好的沟槽流进泥范里。等铁水冷却,敲掉泥范,露出的铁块泛着青黑色的光泽,用锤子敲了敲,声音清脆,果然是块好铁。
“成了!”老周第一个欢呼起来,抱着铁块激动得直转圈。弟兄们也跟着叫好,声音在山谷里回荡。黄师傅捋着胡子,难得露出笑容:“这矿好,炉也好,以后咱们断云寨的铁器,能卖遍三个州府!”
接下来的日子,矿场的炉火就没熄过。每天都有弟兄把炼好的铁块运回寨里,老周带着铁匠铺的人,用这些铁打出锋利的短刀、坚固的镖车零件,还有镇上修路用的铁锹、锄头。清溪镇的刘镇将来看过一次,摸着新打的铁锹赞不绝口:“断云寨不仅出力气,还能出好东西,不错。”
曹林站在矿场的熔炉旁,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心里格外踏实。从最初的山货买卖,到护镖生意,再到现在的铁矿和铁器,断云寨的根基越来越稳,再也不是那个靠劫道为生的小山寨了。
黄师傅走过来,递给曹林一块刚炼好的铁块:“少主,这铁能打把好刀,比秦老先生那把‘流云刀’不差。”
曹林接过铁块,沉甸甸的,带着余温。他想起秦老头教他的“藏锋”刀法,又想起凌风教他的“随风步”,突然觉得,这些铁不仅能打兵器,更能打造成断云寨的未来。
山风吹过矿场,带着焦炭的味道和铁器的腥气,却让人闻着安心。曹林知道,铁矿只是新的开始,往后还会有更多的可能——或许开个铁器铺,或许和州府的商人合作,或许……但无论走多远,这深山里的炉火,永远是他们的底气。
就像这铁矿藏在深山,断云寨的韧性和智慧,也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了根,只等着时机成熟,便能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