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林握着沉甸甸的箭,心里暖烘烘的。他知道,这支箭不止是奖励,更是认可。
经此一役,曹林在断云寨的地位彻底变了。以前喽啰们敬他,是因为他是大当家的儿子;现在敬他,是打心眼儿里佩服。
清晨练拳,只要曹林站在演武场,连最调皮的半大孩子都不敢偷懒,有个叫小石头的喽啰腿伤没好利索,咬着牙也要把马步扎完,说:“少主年纪比我小,都能坚持,我凭啥不行?”
二当家曹聪算账时,再不敢像以前那样偷偷多划点银子。有次他想把卖肥皂的钱多记两贯,刚提笔,就听见曹林在旁边问:“二叔,昨天山下货郎送来的盐,是不是比上个月贵了五文?我看账本上没写。”曹聪手一抖,赶紧把笔收了,嘿嘿笑着改过来:“瞧我这记性,差点忘了记。”
连做饭的王婆都格外照顾他,每天的米粥里总会多给他卧个鸡蛋,说:“少主是寨里的福星,得好好补补。”
曹林没恃宠而骄,反而更用功了。练武时,他把现代格斗术里的“快速闪避”和“关节卸力”融进去,曹猛教他“黑虎掏心”,他就琢磨着怎么在出拳时同时避开对方的反击,常常练得胳膊都抬不起来;射箭时,他不仅练准头,还跟着曹烈学“听风辨位”,闭着眼睛能根据风声判断目标的位置,有次竟射中了一只飞过寨墙的麻雀,让曹烈难得笑了笑,说:“比你三叔当年强点。”
跟着曹文学书,他不再满足于认字,开始缠着问天下大势。曹文有本破旧的《舆地志》,他就趴在桌上,用炭笔在纸上画简易地图,把听来的城镇、山脉、河流一一标出来,还在旁边注上“此处产铁矿”“据说有山贼”,活像个小军师。
有天曹文给他讲“围魏救赵”的典故,曹林突然指着地图上的云断山说:“四叔你看,咱们寨卡在三条山道的交叉口,要是以后再有人来攻,咱们不用死守寨门,派一队人去袭扰他的后路,断了他的粮草,他自然就退了。”
曹文愣住了,看着地图上那个小小的炭笔标记,又看看曹林认真的小脸,突然觉得这孩子的心思,比他想象的要深得多。他摸着曹林的头,轻声道:“你说得对。守寨,不止是守墙,更是守势。”
夕阳西下,曹林背着弓箭从后山回来,箭囊里插着两只肥硕的野兔。路过演武场,看见曹猛正带着喽啰们演练新的阵法,那阵法是他根据从书上看来的“八卦阵”改良的,虽然简单,却比以前乱糟糟的打斗有序多了。
“少主回来啦!”阿虎老远就喊,“今天的兔子够咱们加个菜了!”
曹林笑着点头,往厨房走去。山风吹过,带着松针的清香,远处的寨门紧闭着,用他做的“水泥”修补过的地方,在夕阳下泛着淡淡的光。
他知道,这断云寨不再是他穿越初期那个让他惶恐的陌生地方了。这里有教他扎马步的爹,有送他好箭的三叔,有陪他读书的四叔,还有一群会为他欢呼的弟兄。
而他,也不再是那个只能在便利店打工的穷学生曹林了。他是断云寨的少主,是能为这方山寨出谋划策的曹林。
夜色渐浓,寨子里亮起了灯火,像撒在山间的星星。曹林坐在灯下,借着月光继续临摹字帖,纸上写着两个字:“守”与“进”。
他想,守得住寨门,才能进得去江湖。这乱世里的生存之道,大抵就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