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后果会怎样(1 / 2)

到了医院,医生抢救完关震山后说:“要是再晚来两分钟,人就没了。”

韩春明一听,腿都软了,差点跪下来。

他不敢想象,如果不是自己及时去找李前,后果会怎样。

有李前出面,关小关的父亲也不敢再造次,把关震山送到了医院。

否则,他可能一辈子也见不到师傅了。

韩春明抱着李前一边哭一边说:“谢谢你,谢谢你救了我师傅,师傅总算没事了。”

李前嫌弃地推开他,说道:“我俩可是好朋友,救他是应该的。你谢我就算了,别用这鼻涕眼泪往我身上蹭,多脏。等会儿师傅醒了,我告你故意恶心我。”

韩春明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对不住,李前叔,刚才太激动了。明天我给你买新衣服,贵的,一定要新的、贵的。”

李前摆摆手:“那倒不用了。你最近在乡下搞什么鬼呢?听说你和破烂候一起睡在一个老家伙的床上,你什么时候口味变了,喜欢跟老头子同屋睡觉了?”

这事是前两天关震山跟李前聊天时讲的笑话。

当时关震山还开玩笑说,徒弟再这么下去,怕是要变成破烂王了。

但李前心里明白,韩春明之所以和破烂候一起去乡下,住在一个屋里,肯定是因为他们盯上了一件宝贝。

之前韩春明在关震山家发现了一个明代的面条柜,跟伺候关震山的丫头小枣闲聊时,小枣说村里有一户人家也有,而且比这个还大。

韩春明一听,立刻要了地址,直奔乡下。

没想到破烂候已经先到了。

韩春明听完李前的话,也没隐瞒,把在乡下听说古董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前。

然后他一脸惋惜地说:“这次恐怕被破烂候捡便宜了。要不是我师傅出事,我怎么会输给他?不过这破烂候也真是邪门,每次都能比我早到,我都纳闷了,他怎么耳朵这么灵?”

李前笑了笑:“现在乡下机会多,与其在城里收废品,不如扎根乡下收古董。”

古董在八十年代以前根本不值钱,改革开放以后,价格慢慢涨了,造假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因为一些嗅觉敏锐的人,早就把那些老派人手里的好东西都收走了。

比如李前以前就用白菜价收了不少好东西,像红木家具、沉香木、紫檀木之类的,他空间里还有不少呢。

明朝、清朝甚至更早的器具,他也从落魄的旗人手里低价买回来不少。

如果不收这些,最后也是被旗人以极低的价格卖给“零五七”了,甚至流到啯外。

自然灾害那几年,一个窝头就能换一个哥窑八方杯。

因为李前空间大,所以他收的古董也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李前和沈秀萍上班这么多年,工资月月都有,却还是过得很节俭的原因。

不只是李前喜欢收古董,沈秀萍平时也喜欢买东西,还经常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送钱。

对于沈秀萍的这个善举,李前全力支持。

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孩子,再也见不得像小宝那样大的孩子吃苦了。

韩春明听了李前的话,还想继续问几句。

李前知道,不管是在能力还是眼光上,自己都比师傅九门提督强得多。

可还没等韩春明把话说出来,李前已经走进了病房。

他看见九门提督还在昏迷中,旁边守着的关小关不好意思地说:“李前叔,你先回家休息吧。”

哎,这么晚打扰你,真是不好意思,我爷爷我会自己照顾,他醒了我再告诉你。”

李前应了一声:“好,你好好看着他,别让你那不懂事的爸妈进病房。”

话音刚落,蔡全无和孟青山就急匆匆地赶来了,一见李前就焦急地问:“李前,人现在怎么样了?”

李前简单说了说事情,孟青山气得直跺脚:“我那侄子真是没心肝,竟敢对大哥下这种手。

幸好你及时赶到,不然大哥现在还不知什么样呢。

说起来都是我的错,我要是早知道会出这事,说什么也不去上班了。”

李前拍了拍孟青山的肩膀:“老孟,这不怪你,别自责了。

我得回去跟秀萍说一声,她肯定担心着呢。”

从医院回来都快十点了,李前回到四合院,正碰上阎埠贵和易中海要关门,只听易中海说:“老阎,先别关,我出去一趟,大概两小时后回来,我自己关就行。”

阎埠贵摇摇头:“不行,老易,咱们这儿平时都是十点半关的,不关门东西丢了谁负责?

再说你有什么事非得半夜去?明天不行吗?”

易中海支支吾吾地说:“老阎,你问那么多干什么?

这样吧,你先关,等十二点你来给我开门,我不会让你白开的,给你五块钱辛苦费,怎么样?”

阎埠贵一听有五块钱,立马喜笑颜开:“那你得准时回来,过了十二点还得加钱。”

易中海心里骂他贪心,嘴上只好答应:“行,老阎,我保证准时回来。”

说完,易中海就匆匆走了。

李前见他走得那么急,心想这老家伙大半夜的跑哪儿去?

想了一下,便悄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