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效果出奇的好!
苏毅对力量的运用,在实战压力下变得更加精妙高效。民兵们的配合也在这种高强度对抗中变得越发默契,应对高手的能力直线上升。
双赢!
【于实战对抗中突破修炼瓶颈,武技融合提升,临阵应变能力大幅增强,功德+300】
【带领民兵进行高强度对抗训练,整体战力提升,功德+150】
就在林家村各方面都高歌猛进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客人”,风尘仆仆地找到了村外。
来人是个中年文士,穿着洗得发白的儒衫,牵着一匹瘦毛驴,驴背上驮着几卷书简。他看着眼前那高大奇特的水泥围墙、墙头精神抖擞的哨兵、墙内隐约传来的操练声和叮当声,以及空气里淡淡的药香和煤烟味,脸上满是惊疑不定。
“此处…真是林家村?”他拉住一个正从田里回来的老农,迟疑地问道,“不是说…刚遭了兵灾,穷困潦倒吗?”
那老农扛着锄头,骄傲地一挺胸:“那是老黄历啦!自从我们苏村长来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瞧见这墙没?水泥的!贼结实!土匪来了都打不破!”
文士更疑惑了:“苏村长?水泥?”
“是啊!我们村长可是能人!会仙法!”老农开始滔滔不绝,“带着我们打土匪,开荒种地,弄出蜂窝煤,还有那会响的雷…”
文士听得云里雾里,但眼神却越来越亮。他辞别老农,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到村口,对哨兵拱手道:“在下李秋白,游学至此,听闻林家村仁德之名,特来拜访苏村长,望乞通传。”
哨兵见他一派文人打扮,语气客气,不敢怠慢,立刻去通报。
苏毅正在和陈到核算越来越复杂的工分账目(人口多了,账目指数级增长),闻言一愣。
李秋白?这名字没听过。游学文人?来找我干嘛?
他让人请进来。
李秋白走进村子,眼睛就更不够用了。
整齐的砖房(虽然不多),干净的道路(有人专门清扫),忙碌但有序的人群,工匠区传来的奇特声响,甚至他还看到了几个小孩蹲在地上,用树枝在沙盘上写字?!
这哪里像个刚经历战乱的村子?这勃勃生机、井然有序的景象,比起许多大城的坊市都不遑多让!
见到苏毅,李秋白更是惊讶于对方的年轻,但那双眼睛里的沉稳和自信,却做不得假。
“在下李秋白,见过苏村长。”他郑重行礼。
“李先生不必多礼,请坐。”苏毅笑着回礼,“不知先生远来,所为何事?”
李秋白沉吟片刻,道:“在下周游列国,所见皆是烽烟四起,民生凋敝。唯有至贵宝地,竟见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更有诸多闻所未闻之事物,心下惊奇,故特来请教,苏村长是如何在这乱世中,开辟出如此一番局面的?”
哦?原来是来搞社会调查的?苏毅心里嘀咕。
他也没隐瞒,将林家村如何从废墟中重建,如何组织生产,实行工分制,发展技术,抵御外敌,吸纳流民等事情,挑能说的简单说了说。
李秋白听得极其认真,时不时发问,问题往往切中要害,涉及到管理、分配、民心导向等深层次问题。
苏毅越谈越惊讶,这人不像个普通书生,倒像个…管理学家?
陈到在一旁也听得目光炯炯,偶尔插言补充,两人竟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最后,李秋白长叹一声,起身对着苏毅深深一揖:“苏村长虽年少,却有大才!更难得的是有仁德之心,知行合一!秋白佩服!今日听闻,方知这世间,竟真有‘仁政’可行于微末!”
苏毅赶紧扶起他:“先生过誉了,不过是尽力让跟着我的人活下去,活得好一点罢了。”
“活下去,活得好…说得简单,做到何其难也!”李秋白感慨,他犹豫了一下,忽然道,“苏村长,在下有个不情之请…”
“先生请讲。”
“秋白可否在村中盘桓数日?想更深入了解这工分、夜校、民兵诸制…”李秋白眼中闪烁着强烈的求知欲。
苏毅心中一动。这李秋白谈吐不凡,见识深远,若是能留下…
“当然欢迎!陈先生,为李先生安排住处,李先生可随意参观(除军工坊等核心区域),任何人不得阻拦!”
或许,这又是一位送上门的大才?
夜晚。
苏毅盘点着收获。
军工炼丹双开花。民兵战力提升。个人突破瓶颈。
还来个疑似管理大才的李秋白。
功德点: + (1000+300+150) =
+ 1450 = 点!
他看着系统商城里那本《初级工业体系概述》(标价功德),流下了更加渴望的口水。
革命…快成功了!同志快能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