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我主持剧本杀是为了玩人心?”苏晚冷笑,眼底泛血丝,“我是为了找纵火案线索。”她没说的是,剧本杀里的“案件”全是根据当年的线索改编的,她在等知情人主动联系。沈清棠怔住,第一次认真打量她——看见苏晚袖口绣的“清”字,突然想起母亲笔记里提过“苏家有女,承‘清心’一脉”,瞬间明白她的身份。
林默摊开三份文件:母亲的病历、沈清棠父母的车祸报告、苏晚家宅火灾记录,都盖着“怀瑾慈善基金会”印章。“我们不是偶然相遇,是同一场屠杀里的幸存者。”他低声道,却在文件边缘发现一个共同点——每份文件的编号末尾都是“7”,这是陆九章做的标记,暗示“这些案件都和‘夜尊’有关,他在暗中收集证据”。
窗外雨停,夕阳斜照,烬灰兰幼苗泛出微弱绿意——不是巧合,是沈清棠偷偷浇了父亲留下的“清心丸”稀释液,幼苗不仅能活,还能作为活体解毒剂样本,她故意让幼苗“缓过来”,是给监控那头的楚怀瑾看“投毒失败”,引他下一步行动。
傍晚六点十一分,花店临时聚会厅
十余名受害者家属围坐木桌,昏黄台灯映着枯槁面容。女人抱孩子书包,指节发白——书包夹层藏着孩子的药瓶,瓶底贴着微型录音器,录下了慈善站工作人员“按时吃药,不然没好果子吃”的威胁;老人摩挲药盒,眼神浑浊——药盒里藏着老陈偷偷塞给他的b1机房地图,折成了药片大小;年轻男子盯病历,眼神空洞——病历最后一页有行铅笔字“通风口左三,密码0723”,是张主任匿名塞给他的。
林默站在桌前,系统提示【“吞噬吸收·群体共鸣”已解锁】。“把手放在桌上。”他低声道,沈清棠第一个覆上他的掌心,指尖冰凉却稳——她掌心贴着一枚微型存储盘,里面是母亲留下的“清心丸”配方,要通过群体共鸣的能量激活加密;苏晚上前交叠手指,冷笑却藏着紧张——她怕共鸣时暴露和陆九章的联系。
家属们迟疑着交叠手,掌纹交错,悲鸣低语涌动。林默闭眼:“吞噬吸收·群体共鸣,启动。”世界崩塌,灰雾中众人吸入粉色气溶胶,背后是“怀瑾健康驿站”;小满接药片笑;老陈咳血倒地,手指抠地板——实则在刻b1的密码;张主任焚文件,火光映恐惧——却悄悄把真文件藏进了消防栓;沈清棠父母车祸,刹车痕偏离,监控被关——可远处有个戴帽人拍了照,是陆九章;最后楚怀瑾举杯,身后红字“净化之雨,如期而至”——可他袖口沾着“清心丸”的淡香,说明他也在找配方。
记忆退去,林默睁眼,冷汗浸透后背——他故意没说记忆里的关键:陆九章的身影、张主任的消防栓、戴帽人的照片。他将记忆片段整理成影像脚本给小林:“明早六点前上线。”实则在脚本里加了摩尔斯电码,提醒小林“剪辑时保留陆九章的模糊身影,引‘夜尊’注意”。
深夜十二点零九分,老周的地下电台
F92.7中断音乐,黑白纪录片播出——枯萎满天星做标本画,孩子喘息与母亲哭诉交织,家属举遗物直视镜头:“我们不是数据,我们是人。”最后沈清棠的题字“他们烧尽春天,却不知种子在灰里”——题字的墨水混了荧光粉,在黑暗中会显现“b1机房,0723”,只有真正的受害者家属会注意到。
三分钟后,#灰烬里的种子#冲上热搜第一。高中生小薇发长文指出苏晚照片是pS——其实是苏晚故意放的假照片,引“夜鸦”以为她被冤枉,放松对她的监视;阿正传监控备份,显示“医疗应急队”投毒——监控里的“队员”是星火卧底演的,故意露脸,引“夜尊”去抓“假队员”,调虎离山。
林默站在天台,夜风猎猎,城市手机灯光如星海——他望着楚怀瑾办公室的孤灯,低声自语:“你说摧毁希望最致命……可现在,希望自己学会了反击。”他口袋里揣着老陈的门禁卡,卡的缺口对应b1通风口的密码,而刚才末眼闪过新画面:陆九章在b1机房,正悄悄解开被绑者的锁链,对着监控比了个“行动”的口型。
此刻,黑色厢车悄然调头驶入地下隧道,无线电传出“荆棘协议升级”——这是楚怀瑾的假指令,想引林默去拦截,实则要转移真证据;可他不知道,厢车的司机是星火卧底,正把实时位置发给林默,“荆棘协议”不是威胁,是林默引“夜尊”现身的最后陷阱。灰烬里的种子,早已在暗处生根,只等破晓时破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