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洺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
她也不能说她的初衷,其实是因为县令给她说必定大卖吧!
许洺喝一口茶,尴尬的不断摇头,说赵老过奖了。
赵老只当许洺谦虚,继续说道:
“听说你的相公是位秀才,在这样的家庭能考到如此,想来觉悟颇高。
你们夫妇二人,都是为朝廷出力的好苗子。
付出定会有收获的!”
许洺原以为这样的大官,怎么都有些官架子。
没想到这人这么健谈,对着人就不停夸。
看赵老如此随性,许洺干脆问出了自己一直担心的问题。
“赵老,听说我们这地界还不曾大量种过棉花?无法确定这里气候是否适宜?”
赵老捋了捋胡须,眯着眼睛望向地里不停播种的人影。
良久后叹了口气,点点头说道:
“确实如此!北边之地原为棉花产地。但近年来边关霍乱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四处逃散,农田荒废,这才转移至南下。”
许洺诧异。
“咱们边关有战乱?!我们怎么不曾听说过?!”
赵老看了许洺一眼。
“近三年大乱没有,小乱却不断!三年前的大战,边境百姓逃荒南下,分散各地。至今边城都未恢复!
没有人,何来地?何来的产量支撑一个国家?
我们为此也是绞尽脑汁,这两年早就在推行种植,但谁又能真的不管百姓死活,强行要求呢?”
许洺哑然。
所以才对
而那些有些身份地位的人,早就知晓其中内情。
这才不愿意投入资金来支撑这个未知盈利的项目?
最后还是自己这种大冤种来开先例?!
想到此处,许洺暗自下了决心,要是真能种出来。
她一定第一时间拿下所有地界,做这个行业南边的大头!
至于朝廷这方面,想来自己作为第一个鼎力相助的试验人,他们也是愿意行些便利的!
赵老看许洺脸色变换非常,还以为她是心里没底。
想了想还是安慰道:
“你也不用太过忧心,来之前我翻阅了这边气候记载。与北方最大的区别就是降水量的不同。
这边雨季长,并且多为暴雨;容易生出病虫害,或者棉花烂铃。
但是你刚好选择的是两个缓坡地山头,正好利于排水出去。也算是两相宜了!”
“再加上这里的夏季高温高热,而秋季降温却缓慢,整个周期拉长,棉花的生长时间更充裕。”
许洺眼前一亮,这可真是两个好消息了!
看许洺有些兴奋,赵老紧接着泼了一碗冷水。
“不过也不能高兴的太早,毕竟土质上还是有些差别。这里土质黏性土占比更多,能不能利于棉花扎根,还得看实际情况!”
对许洺而言,有一个有利的消息都算是赚了,何况现在有两个!
连忙答道:“现在有利条件二比一,我相信这事一定能成!”
赵老看许洺信誓旦旦,也跟着笑了。
“行!那就希望如你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