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民国:从沪上开始成神 > 第205章 立规铸魂定制度

第205章 立规铸魂定制度(1 / 2)

夜色如墨,交趾神域的议事殿内,烛火跳动,映照着沈默沉思的脸庞。

他刚从西北巡治归来,拜火教信徒与村民的争论仍在耳边回响,上辈子西方思想解构中原文化的惨痛记忆,如同警钟般在脑海中敲响。

“生产力落后,不代表精神思想也落后。” 沈默手指轻轻敲击桌面,低声自语,“西方那套‘唯神救赎’,看似宽容,实则是让人为恶后逃避责任。

做错事只需向神祈祷,无需直面过错,无需对他人负责,长此以往,善恶观、是非观、家国天下观都会荡然无存。”

他想起上辈子那些推崇西方思想的精英与公知,他们将中原 “敬天法祖” 的传统贬低为 “封建糟粕”,将 “节欲克己” 扭曲为 “压抑人性”,却大肆宣扬弱肉强食的生物本能与圣主信仰,只为契合自己精致利己的私欲。

“这一世,绝不能让悲剧重演!” 沈默眼中闪过坚定的光芒,一个念头逐渐清晰 —— 要通过制度,将 “敬天法祖” 的传统刻进中原百姓的骨子里。

他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县志》。

翻开书页,里面记载着历朝历代的贤良、孝子、义士,那些名字虽历经岁月,却仍闪耀着道德的光芒。

“县志是文明的载体,是后人学习先辈的窗口。” 沈默心中有了主意,“要让每个县都评选标杆人物,将他们的事迹载入县志,让‘功成名就、名留青史’成为百姓的追求。”

他随即铺开宣纸,提笔写下政策细则:每年每个县评选 “劳模”“道德模范”“见义勇为模范”“发明创造模范”“纳税模范”,获奖者的事迹需编辑成册,纳入县志存档;

同时将县志档案馆的地位前移,与县衙、学堂并列,彰显对历史与榜样的尊重。

同时再根据县城的上报公示选出市级、省级、国家级,整个流程有阴神鬼差监督。

而且对于这类人,在死亡之后建立集中的陵园,每年让学生及政府人员扫墓祭奠。

对于选出来的人,一定要由当地政府敲锣打鼓的上门表彰,做出对应上辈子各级军功表彰的效果出来。

“光有表彰还不够,还要有惩戒。” 沈默放下笔,眉头微皱,“随着社会发展,熟人社会的‘社死’效应会逐渐消失,若没有制度约束,道德很可能倒退。”

他又补充道:建立 “负面行为档案”,将讹人、好吃懒做、无理取闹等行为记录在案,除非获得县级以上表彰,否则不得取消;

惩戒体系同步跟进 ,一年内首次犯错警告,二次犯错拘留并记档,三次及以上根据影响判处劳动改造。

“我是神灵,无需顾忌人情关系,只需守护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文明延续,并提供大量的香火信仰,无需在乎那么一小撮特权者。” 沈默看着写满政策的宣纸,心中笃定。

他随即通过神职符篆,召集各方政务管理者的魂魄,连夜前来神域议事。

不到半个时辰,高挺、李春秋及各新辖区的政务负责人便齐聚议事殿。

众人行礼后,沈默将政策细则递给他们,沉声道:“今日召各位前来,是为了确立一套‘立规铸魂’的制度,强化‘敬天法祖’的传统,防止道德倒退与思想解构。”

高挺率先看完细则,眼中满是赞同:“神君此举甚妙!‘敬天法祖’本就是中原根基,评选模范、载入县志,既能让百姓有榜样可学,也能让先辈的精神传承下去。

我等身为中原人,谁不希望自己的名字能留存在史册中?”

其他管理者也纷纷附和。

一位西域的政务官说道:“西域此前受拜火教影响较深,百姓对‘法祖’的概念薄弱。

有了这套制度,我们可以多宣传汉唐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英雄事迹,让百姓明白自己与中原同根同源,增强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