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移民固北疆(2 / 2)

农神与土地神要帮新移民开垦土地、稳固根基;布灾行瘟司按建设规划梳理地脉、改变地形、减轻灾害风险;其他各司做好辖区巡视,严肃处理有业力之人,确保政令畅通、百姓安居。”

伍百禄飘身而起,躬身领命:“属下会统筹好阴神各司,全力配合新域开发。”

三人离开后,开发新域的政令迅速传遍北方。

以辽东与三韩为中心,整个北方瞬间活跃起来。

城镇的公告栏前挤满了百姓,各大报刊也及时宣传,阴神们悬浮在空中,用浑厚的声音宣读移民政策;

茶馆酒肆里,说书人将 “一人分 30 亩地、政府发老婆” 的利好编成段子,引得听众阵阵欢呼。

北方无地、少地的百姓最先行动起来。

有的在老家卖掉仅有的几亩薄田,有的跟地主退租,收拾行囊直奔移民登记点。

地主们虽心疼佃农流失,却深知沈默麾下阴神的厉害,不敢有丝毫阻拦,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土地价格大幅缩水,却无能为力。

中原来的 80 万各方军队更是人心浮动。

阴神们通过入梦的方式,将新辖区的安置政策详细告知每一位士兵;

辽东传来的移民手册上,土地分配、房屋建设、子女教育等福利写得明明白白,让士兵们个个心向往之。

军头们察觉到军心涣散,却不敢强行弹压。

他们既怕得罪士兵,更怕触怒沈默。

可若手下士兵都移民安置,他们在中原维持特权的力量便会荡然无存,这让他们陷入两难。

就在军头们焦头烂额之际,高挺、伍百禄、李春秋联袂而来,带来了安置方案:军头们要么转入地方从政,要么进入军事院校深造后重新带兵;

考虑到他们曾参与保家卫国,其现有业力暂不清算,但需在五年内积极积累功德,确保不再新增恶业。

军头们深知已无退路,毕竟手下的士兵已经人心涣散,而且旁边还有神佑帮的空陆精锐和海军虎视眈眈,于是纷纷接受条件。

很快,军队整编工作有序推进,精锐士兵被编入正规军,驻守边境;

老弱病残则被打散,分配到新辖区的农场与工厂,领到属于自己的 30 亩土地。

不少士兵捧着土地凭证,激动得热泪盈眶:“这辈子终于有自己的地了!”

与此同时,南洋与天竺的壮年土着也被陆续运往新辖区。

在阴神与军队的管控下,他们推着独轮车、扛着铁锹,开始修建横贯新域的铁路与公路。

阳光下,一条条铁轨向远方延伸,一座座桥梁横跨河流,新的城镇在荒原上拔地而起。

沈默站在脚盆岛域的原樱花山的山顶,望着北方新域忙碌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片广袤的土地,终将在移民们的耕耘下焕发生机,成为中原百姓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而中原的荣光,也将随着这片新域的开发,进一步传遍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