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结束,会场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许多资深企业家眼中流露出赞赏与深思,年轻一代则备受鼓舞。林灿的观点,精准地切中了后疫情时代全球资本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价值的反思与追求。
演讲后的交流环节,林灿成了绝对的中心。不少人主动上前交换名片,寻求合作可能。其中,一位白发苍苍、气质儒雅的老者格外引人注目,他是由新加坡某重要基金会主席亲自陪同前来的。
“林先生,精彩绝伦的见解。”老者主动伸出手,笑容和煦,“我是李光甫,一个对未来充满好奇的老头子。你对产业生态的理解,让我想起了年轻时的一些梦想。”
李光甫!这个名字让周围几人微微动容。这是一位影响力遍布东南亚、却极其低调的华裔侨领,其家族底蕴深厚,与多方势力交好,却从不轻易站队。
“李先生过奖,晚辈只是做了一些尝试。”林灿不卑不亢地回应,心中警惕。这样的人物主动搭讪,绝不会是简单的欣赏。
果然,简单寒暄后,李光甫话锋微转,似是无意间提及:“如今国际格局变幻,新旧动能转换,像林先生这样的年轻俊杰,实乃华商之幸。只是树大招风,未来的路,还需广结善缘,谨慎前行啊。我认识几位欧洲的朋友,他们对林先生最近的‘动作’很是关注,似乎……有些不同的看法。”
看似关心提醒,实则暗藏机锋!这是在暗示有欧洲的古老资本势力开始注意到他,甚至可能因“伯爵”的倒台而心生不满。
林灿心中了然,面上依旧从容:“多谢李先生提点。商业竞争,自古有之,只要在规则之内,我相信总有合作与共赢的空间。至于不同的看法,兼听则明,晚辈自会斟酌。”
他既表达了开放态度,又守住了底线,暗示不惧挑战。
李光甫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不再多说,笑着告辞。
峰会结束,林灿载誉而归,但李光甫的警告却在他心中敲响了警钟。“伯爵”虽倒,但其代表的只是欧洲古老资本的一支。更大的风浪,或许还在后头。
回到隐庐,还没来得及休息,苏瑾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她的《虚镜》系列,收到了一份来自法国吉美博物馆的长期展览邀约,这是亚洲当代艺术家极少获得的殊荣!然而,邀请方附带的赞助商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一个与李光甫提到的“欧洲朋友”关系密切的奢侈品集团的名字。
艺术的纯粹再次与资本的阴影交织。
林灿看着欣喜的苏瑾,又想到李光甫的提醒,眼神深邃。看来,这顶用荆棘编织的王冠,才刚刚开始展现它扎人的一面。接下来的路,既要高歌猛进,也需步步为营。盛宴之后,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他仿佛看到,更广阔的棋盘已经铺开,而执棋者的身影,隐藏在更深的迷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