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部的党组会议室里,椭圆形的红木长桌旁坐着九位党组成员。林辰坐在部长右侧,面前摊开的是一份《关于深化能源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讨论稿。
“同志们,今天的议题很重要。”部长开门见山,“中央要求我们拿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林辰同志牵头起草了这个稿子,大家畅所欲言。”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这份文件触及了太多深层次问题:电网垄断、油气体制改革、新能源补贴...每一个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分管电力的王副部长率先发言:“改革方向是对的,但步子是不是太大了?比如这里提到的‘输配分开’,可能会影响电网安全。”
立刻有人附和:“是啊,电力系统牵一发而动全身,要慎重。”
林辰不疾不徐地回应:“王部长的顾虑很有道理。但正因为电力系统重要,才更需要通过改革来提质增效。我们可以考虑分区域试点,稳步推进。”
他打开面前的笔记本电脑,调出一组数据:“这是我们在三个省开展小范围试点的结果,供电可靠性提升了百分之二,用户满意度显着提高。”
数字最有说服力。会场上的反对声音小了些。
接着讨论到油气体制改革。这次发言的是分管油气的李副局长:“上游勘探开发引入竞争是好事,但也要考虑国有油气企业的实际情况。”
林辰点头:“改革不是要削弱国有企业,而是要帮助他们做强做优。我们可以设计过渡期安排,给企业适应的时间。”
会议开了整整一上午。每个议题都经过激烈讨论,林辰既要坚持改革方向,又要考虑各方承受能力,分寸拿捏得很是辛苦。
散会后,部长特意留下林辰:“今天表现得不错。改革就是要这样,既要有决心,也要讲方法。”
“部长,我担心执行起来会有阻力。”
“这是必然的。”部长拍拍他的肩膀,“但要记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老百姓交的电费。”
回到办公室,林辰立即召集起草小组开会,根据党组会意见修改方案。这一忙就到了晚上八点。
杨帆敲门进来:“局长,夫人来电话,问您什么时候回家。”
林辰这才想起今天约好要陪罗蔷蔷去做产检。他看看表,已经来不及了。
电话里,罗蔷蔷的声音有些失落:“你又加班?”
“对不起,今天党组会讨论改革方案,实在走不开。”
“理解。”罗蔷蔷叹了口气,“那你记得吃饭。”
挂断电话,林辰有些愧疚。但他知道,手中的这份改革方案,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用电成本,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关系着国家的能源安全。
第二天,修改后的方案再次上会。这次阻力小了很多,最终顺利通过。
方案报送国务院后,林辰并没有轻松下来。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果然,一周后,某大型发电集团的老总亲自来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