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辰全力推动NERIc新战略时,他意料之中的“涟漪”也开始荡漾开来。
先是国内某颇具影响力的财经周刊,刊登了一篇题为《国企巨头海外豪掷千金,风险几何?》的评论文章。文章虽未直接点名NERIc和林辰,但字里行间影射“某些企业”盲目扩张,忽视投资回报和潜在政治风险,呼吁加强监管和风险控制。文章的作者,与郑守仁主导的某个智库往来密切。
紧接着,在某个部委组织的内部研讨会上,有专家“不点名”地提出,要防止“个别企业”利用国家资本进行“非主业扩张”,影响市场公平竞争。
这些声音,如同蚊蚋嗡鸣,虽不致命,却令人心烦,意图很明显——给他和NERIc的成功泼冷水,制造舆论压力。
林辰对此嗤之以鼻。他让集团公关部门准备了详实的材料,以数据说话,阐述“普罗米修斯”项目的战略意义和长期回报预期,并通过官方渠道进行了有理有据的回应。同时,他授意NERIc加强与国内主流媒体和正能量意见领袖的沟通,主动释放集团在科技创新、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积极信息,对冲负面杂音。
他知道,真正的博弈,从来不在台面上的口舌之争。
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林辰难得准时下班回家。罗蔷蔷正在辅导已经上幼儿园中班的林承志认字,小家伙坐不住,东张西望。小林守玉则安静地坐在一旁画画,她的画线条流畅,色彩搭配颇有天赋,显然继承了母亲的艺术细胞。
看到爸爸回来,承志立刻扔下识字卡扑过来,守玉也抬起头,甜甜地叫了一声“爸爸”。
林辰笑着将儿子抱起,又走到女儿身边看了看她的画:“我们守玉画得真好看。”
罗蔷蔷看着他眉宇间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轻声问:“最近压力很大?”
“还好,都在预料之中。”林辰轻描淡写,不想让家人担心。他抱着儿子坐到沙发上,“倒是你们,最近我太忙,陪你们的时间少了。”
“你忙的是正事。”罗蔷蔷温柔地笑了笑,“家里有我。对了,下周末承志幼儿园有亲子运动会,你能参加吗?”
林辰看了看日程,那天上午恰好有个与外商的视频会议,但他几乎没有犹豫:“能,我调整一下时间。”
家庭的温暖,是他应对一切风浪的底气。他不能让自己完全被工作吞噬,错过孩子们的成长。
夜深人静,孩子们都已睡下。林辰站在书房的窗前,看着窗外宁静的夜色。手机屏幕亮起,是“潜渊”发来的加密简报,内容是关于郑守仁旧部近期活动轨迹的监控摘要,以及……对那个隐藏在ARp基金背后的“公爵”残余资金链的追踪有了新的进展,线索隐隐指向了北美某个知名的对冲基金。
林辰眼神微凝。
落槌之声犹在耳畔,新的涟漪已然荡开。国内的明枪暗箭,海外的潜伏之敌,都提醒着他,这场关乎能源命脉和资本权杖的漫长征程,远未到终点。
他关掉简报,目光重新变得坚定而深邃。
前方,还有更多的硬仗要打,更多的版图要去征服。而他,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