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新途(1 / 2)

省里的工作逐渐重回轨道,林辰推动的《全省传统产业工人技能转型与再就业支持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在多次修改完善后,终于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的形式正式印发。这份凝聚了多方智慧、更注重实操与民生的文件,获得了基层不小的反响,几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率先启动了试点工作。虽然见效尚需时日,但至少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径,也让林辰“激进”的标签上,多了几分“务实”的色彩。

“风光储”项目在清除了“昌荣集团”的障碍后,进展顺利,首期工程已初见雏形,成为省内新能源产业的一张新名片。林辰偶尔下去调研,看到昔日荒滩上立起的光伏矩阵和正在建设的储能电站,心中会有片刻的欣慰,但更多的是一种沉静的责任感。他知道,一个项目的成功,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步。

就在他以为可以稍微喘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省内产业布局的宏观规划时,两封几乎同时抵达的消息,将他再次推向了更广阔却也更汹涌的舞台。

第一封消息来自北京,通过罗老的渠道非正式传递。内容是关于国家层面正在酝酿组建一个更高级别的、横跨多个部委的“能源与战略资源安全协调领导小组”,旨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能源格局和确保关键矿产资源的供应链安全。这个小组的规格极高,将由核心层领导亲自挂帅,其下设的办公室(简称“能源安全办”)将成为实际运作的核心机构,需要一位既懂能源产业、又具备国际视野和极强协调能力的副部级干部担任办公室主任。

林辰的名字,赫然在候选名单的前列。

这意味着,他可能即将离开这个刚刚熟悉起来的能源大省,重返北京,进入一个权力更核心、也更具全局性的位置。机遇巨大,但挑战亦然——那将是更高层面的博弈,牵一发而动全身。

几乎在同一时间,第二封消息来自“潜渊”小组的绝密报告。他们对“公爵”网络残余资金的追踪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现数笔规模惊人的资金,正通过极其复杂的金融通道,秘密流向南美洲某个政局动荡但资源极其丰富的国家——圭亚那共和国。这些资金的最终接收方,与一个新兴的、背景神秘的跨国资源开发公司“亚马逊前沿”(Aazon Frontier)关系密切。

报告指出,“亚马逊前沿”表面上致力于圭亚那境内的锂、铝土矿等资源开发,但其股权结构迷雾重重,与几家有着西方情报背景的矿业资本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且正在以异常迅猛的速度,攫取着圭亚那境内最优质的矿权。其行事风格,与鼎盛时期的“公爵”网络有着惊人的相似,只是更加隐蔽和国际化。

“潜渊”分析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公爵”网络覆灭后,其残余核心力量与新的国际资本结合,选择的新的寄生体和战略跳板。圭亚那资源丰富且监管相对薄弱,一旦被其彻底掌控,将对全球稀有矿产市场,乃至联盟未来的资源布局,构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内有机遇,外有隐忧。

林辰站在办公室的全国地图前,目光从自己所在的省份,移到北京,最后久久停留在南美洲那个并不起眼的圭亚那位置上。

重返京城,执掌“能源安全办”,无疑是仕途上的一次飞跃,能让他站在国家层面,更直接地推动能源战略,也能为联盟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背书。但这也意味着,他将更深地卷入高层政治漩涡,个人与家族的一举一动,都将被置于放大镜下审视。

而圭亚那的潜在威胁,则像一根埋在全球能源棋盘下的暗刺。若不及时应对,假以时日,必成心腹大患。这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和资源,甚至可能需要他亲自前往那片陌生而充满风险的土地进行布局。

是选择进入庙堂,运筹帷幄?还是继续开疆拓土,应对来自海外的挑战?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两者都关乎国运,也都充满艰险。

他沉思良久,最终拿起红色铅笔,在地图上圭亚那的位置,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又在旁边写下“AF”(Aazon Frontier的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