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暗线与民生
开发区辐射源事件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表面的涟漪在官方强力管控下迅速平息,但水下涌动的暗流,却只有身处漩涡中心的人才能感知。
林辰的生活被切割成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方面,他必须如常主持市政府日常工作,应对省委省政府各部门的常规问询,推进海州的经济发展和民生项目;另一方面,他需要高度戒备,配合中央专项工作组和国家安全部门,对“星辉资本”及其背后势力进行深挖,同时提防可能存在的、尚未清除的内部隐患。
这天上午,林辰主持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会场设在市政府会议中心,邀请了海州各行业几十位民营企业家代表。镁光灯下,林辰面带微笑,认真听取企业家们关于融资难、审批慢、人才引进等问题的发言,不时记录,并现场要求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回应、拿出解决时间表。
“请各位企业家放心,海州市委市政府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决心坚定不移!”林辰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我们既要‘亲’商,主动服务,排忧解难;也要‘清’商,守住底线,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他的发言赢得了热烈掌声。台下不少企业家看着这位年轻的常务副市长,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他们不知道,就在几个小时前,林辰刚刚在加密通讯里,与国安部门的同志分析了“星辉资本”可能利用商贸活动进行渗透和洗钱的新线索。
座谈会间隙,林辰在休息室短暂停留。张硕悄无声息地出现,递过一个平板。
“辰哥,工作组那边有了新发现。‘星辉资本’近三年在国内的投资,除了海州这块‘硬骨头’,还涉及另外两个城市的旧改和港口项目,操作手法类似,都是利用环境或产权问题制造混乱,低价介入。”
“另外两个城市?”林辰眼神一凝。
“对,滨港市和临江市。巧合的是,这两个地方,之前都出现过涉及敏感技术或材料的失窃、泄露事件,虽然最后都被定性为意外或内部管理不善。”
一条潜在的、跨区域的破坏链条隐约浮现。对手的目标,似乎不仅仅是经济利益,更可能指向国家的战略安全领域。
“把这些线索完整提供给工作组。”林辰沉声道,“建议并案侦查。”
“明白。”
下午,林辰按照日程,前往海州下辖的青山区,调研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这是他早就定下的行程,不能因为突发事件而取消。青山之行,既是工作,也是一种姿态——向外界表明,海州的各项工作在照常运转,他林辰稳得住。
车队行驶在盘山公路上,窗外是连绵的青山和错落的村庄。随行的除了相关部门负责人,还有几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林辰与他们在车上交流,听取他们对农村教育、医疗、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青山区最偏远的云岭村,林辰走访了贫困户,查看了新建的村卫生室和电商服务站,与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
“林市长,多亏了党的政策好,我们村的路修通了,山货能卖出去了,娃们上学也方便了!”老支书握着林辰的手,激动地说。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林辰笑着回应,“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他看着村民们朴实的笑脸,听着他们充满希望的话语,心中那份因暗战而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这就是他为之奋斗的意义所在。守护这份平凡的、向上的生活,不被那些隐藏在阴影里的魑魅魍魉所破坏。
调研结束,返回市区的路上,林辰接到了沈清秋的电话。她的声音听起来有些疲惫,但带着一丝轻松。
“湛湛的复查结果出来了,没问题,就是普通感冒。我也跟督导组那边做了最终的情况说明,事情算是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