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保税仓库区的夜晚,寂静而森严。高耸的照明塔将惨白的光线投映在排列整齐的集装箱上,拉出长长的阴影,如同巨大的墓碑。林辰站在远离目标集装箱的一个隐蔽观察点,通过高倍望远镜凝视着那个编号为tbx-1107的庞然大物。它静静地停放在那里,与周围集装箱别无二致,但内部可能隐藏的奥秘,却让林辰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王猛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低声道:“林院,监控确认,自入库后无人接近。热成像扫描显示内部有持续的低功耗热源,与之前判断的设备运行状态吻合。外围布控已经完成,连一只老鼠溜进去我们都能知道。”
“能量辐射监测呢?”林辰没有回头,目光依旧锁定着集装箱。
“波动非常微弱且稳定,像是某种待机状态。技术组分析,这种辐射模式更像是在……‘倾听’或者‘等待’,而非主动扫描。”王猛汇报着最新情况。
“倾听……等待……”林辰重复着这两个词,叶瑾瑜关于“共鸣器”的推测愈发清晰。这个集装箱,可能是一个被设置好的能量节点,一旦接收到特定的指令或感受到足够强度的同频能量,就会被激活,产生放大或引导效应。
“让我们的人撤到更远的安全距离,只保留远程监控。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靠近它一公里范围内。”林辰下令。在弄清楚它的真正用途和触发机制前,保持距离是最稳妥的选择。
回到研究院时,已是凌晨。指挥中心依旧灯火通明,但气氛与之前单纯的紧张不同,多了一丝筹备重大行动前的凝重。首席科学家团队正在对叶瑾瑜提出的“利用集装箱作为缓冲器\/定向装置”的构想进行紧急论证和模拟推演。
“林院,理论上是可行的。”首席科学家指着复杂的能量场模拟图解释道,“如果这个集装箱确实具备能量共鸣和定向功能,我们可以尝试引导一次受控的、小范围的能量波动——比如,由叶女士模拟,或者利用我们初步解析的‘深蓝’能量特征发生器——将其作为‘钥匙’,注入集装箱。理想情况下,集装箱会被激活,并将其能量输出导向预设的‘目标’,也就是我们设下埋伏的区域。”
“风险点在哪里?”林辰最关心这个问题。
“最大的风险在于不确定性。第一,我们对集装箱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的了解几乎为零,它是否真的能被我们引导?第二,能量注入后,共鸣效果是否可控?会不会引发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如何确保能准确锁定被引诱出来的‘目标’?对方很可能也有反制措施。”科学家坦言,这是一个建立在诸多假设之上的冒险计划。
“成功率初步评估有多少?”
“不超过百分之三十。”科学家给出了一个残酷的数字。
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失败的概率是百分之七十。一旦失败,可能打草惊蛇,可能暴露林曦的位置,甚至可能引发灾难性的能量失控。
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林辰沉默地看着模拟图上那代表着能量流动的光束,它们如同命运的丝线,纤细而脆弱,却牵动着无数人的安危。
他需要更多信息,更需要一个能让他下定决心的理由。
他再次拨通了叶瑾瑜的电话,这一次是视频通话。屏幕那头的叶瑾瑜,穿着素雅的睡衣,但眼神清明,毫无睡意。
“集装箱的能量特征,和你感知到的‘回响’,有直接关联吗?”林辰直接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