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渐歇,窗外只剩下淅淅沥沥的雨声,仿佛刚才的狂暴只是一场幻觉。但研究院指挥中心内的紧张气氛却丝毫未减。大屏幕上,原本不断收缩的探测圈光环,在这一次脉冲过后,暂时停止了移动,如同毒蛇在发起致命一击前的蛰伏。
五百米的误差范围,像一片浓重的迷雾,笼罩在海州市高科技产业园区边缘那片区域上空。那里有初创公司的玻璃幕墙大楼,有排列整齐的标准化厂房,也有占地面积广阔的物流仓库,人员构成复杂,日常车辆进出频繁。
“林院,这是初步筛选出的该区域内所有注册实体清单,共三十七家。其中科技公司二十一家,物流仓储八家,配套服务(餐饮、便利店等)八家。”王猛将一份刚打印出来的清单递给林辰,上面已经用不同颜色的笔做了初步标记,“能源消耗数据正在调取,需要时间。网络活动监控已经部署,但对方如果采用高度跳转或物理隔离,短时间内很难有发现。”
林辰快速扫过清单,目光在其中几家公司的名字上停留:“重点排查这几家: ‘创芯电子’——主营精密仪器,有独立的无尘车间;‘迅达物流三号仓’——近期有夜间加班记录,但报关单据显示货物流量并未显着增加;还有这家‘未来视野科技’,注册资金不高,但研发方向涉及传感器和微弱信号处理。”
他的直觉和经验在告诉他,对手的发射装置需要稳定的环境和一定的技术支持,不太可能放在人来人往的便利店或者普通的餐饮店后厨。精密仪器公司、有独立空间的仓库、以及研究方向相关的科技公司,嫌疑最大。
“明白!我立刻安排人手,以消防安全检查、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核查等名义,进行初步接触和观察。”王猛领命,但又补充道,“不过林院,如果对方警觉性很高,这种常规检查恐怕……”
“我知道。”林辰打断他,“这只是第一步,打草惊蛇也在所不惜。我们要的就是观察他们的反应。真正的杀招,在后面。”他转向首席科学家,“我们的‘帷幕’原型机,最快什么时候能投入实战测试?”
“至少还需要三十六小时,林院。核心的能量场稳定模块还在最后调试阶段,强行启动风险极大,可能无法形成有效屏蔽,甚至可能对目标……产生不可预知的影响。”科学家面露难色。
三十六小时。林辰计算着时间。探测圈下一次脉冲可能在二十四到四十八小时后到来。时间依然紧迫。
“加快进度,我需要它最快能在下次脉冲前形成最低限度的干扰能力。”林辰下达了死命令。他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一次成功的定位上,必须有多手准备。
就在指挥中心全力运转的同时,林辰的私人手机震动了一下,是秦梦雪发来的信息。内容很短,却让他心头一紧:
“感觉不太对,胎动突然频繁很多,心慌。已联系医生,去医院检查一下。勿念,你忙你的。”
勿念?怎么可能勿念!林辰立刻拨通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背景音是医院走廊的嘈杂。
“梦雪,怎么样?”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
“正在做胎心监护,医生说可能是天气变化或者我最近太累了,初步看没什么大问题,但建议留院观察一晚。”秦梦雪的声音有些虚弱,但努力保持着镇定,“你别担心,我这边有人照顾。你那边……是不是有进展了?”
听到她暂时无碍,林辰稍微松了口气,但愧疚感更深了。“嗯,锁定了一个大致区域,正在排查。你好好休息,什么都别想,等我处理完这边就去看你。”
“好,你小心。”秦梦雪轻声说完,便挂了电话,显然是不想让他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