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特殊的土壤(2 / 2)

“可以这么理解。但钥匙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打开门之后,种下种子,并让它成长。”叶瑾瑜转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林辰,“那些生物科技公司,不过是试图用现代科技手段,模拟甚至创造那种‘特殊的土壤’——一种能够激发、培育、乃至控制这种特殊生命因子的环境。他们的‘分布式网络’,就是在悄悄地寻找、筛选,或者制造这种‘土壤’。”

林辰心中一凛:“他们寻找的‘土壤’,是人?还是特定的环境?”

“都是。”叶瑾瑜的声音低沉下去,“可能是具有特定基因潜质的人,尤其是婴幼儿,就像‘瑾华基金会’在做的事情。也可能是……像‘深蓝’遗迹那样的地方,蕴含着未知能量场的地理位置。他们的策略变了,不再强求夺取唯一的‘钥匙’,而是试图遍地撒网,自行培育‘土壤’,让‘种子’在其中自然萌发。这样,即使我们守住了曦儿,守住了‘深蓝’,他们也可能在别处成功。”

这才是“分布式网络”最可怕的地方!它化整为零,目标分散,不再执着于一点攻坚,而是试图营造一个广泛的基础,让他们的“理想”在不知不觉中生根发芽。这比正面进攻更难防范,危害也可能更深远。

“我们该如何识别、阻止他们制造这种‘土壤’?”林辰的声音带着紧迫感。

叶瑾瑜轻轻摇头,露出一丝疲惫:“很难。这涉及最前沿的生物科技、能量研究,甚至是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领域。我能告诉你的的是,关注那些异常的科研项目,关注那些突然获得不明资金注入、研究方向冷僻却进展诡异的机构。还有……注意保护好人,尤其是孩子。”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林辰身上,带着一种复杂的情绪:“林辰,这场斗争,早已超出了常规的范畴。你现在的职位,或许是巧合,或许是必然。但你站在了这个位置上,就要有应对非对称打击的准备。他们下一次出手,可能不再是子弹,而是一份看似完美的科研报告,一项惠及儿童的公益计划,或者……一种悄然改变认知的信息病毒。”

离开疗养院时,林辰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叶瑾瑜的话印证了他的部分猜测,也揭示了威胁的全新维度。对手已经将战场扩展到了生物科技、基础科研甚至社会认知层面。

回到研究院,他立刻召见了王猛和刚刚组建的核心技术团队。

“调整监控重点。”林辰的声音不容置疑,“除了资金流和数据流,增加对国内外顶尖生物科技期刊、特定领域学术会议动态的追踪分析。重点关注与神经发育、能量生物学、群体心理学相关的非主流或突破性研究。同时,利用我们的权限,对国内所有涉及婴幼儿基因筛查、特殊教育项目的机构进行一轮隐秘的背景审查。”

他走到白板前,在“特殊的土壤”几个字上画了一个圈,重重地点了点。

“我们的对手,正在试图重新定义‘战场’。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成功之前,识破并瓦解他们打造‘温床’的每一个企图。这是一场关于未来定义权的争夺,我们输不起。”

窗外,天色渐暗,城市华灯初上,依旧是一片繁华景象。但林辰知道,在这片繁华之下,一场围绕“种子”与“土壤”的无声战争,已经拉开了序幕。而他,必须为这座城市,乃至更广阔的世界,守住这片“土壤”的洁净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