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常规手段(1 / 2)

高层“原则同意”的反馈,像是一把尚方宝剑,赋予了林辰在特定范围内调动资源、采取行动的合法性,但也将千斤重担压在了他的肩上。他深知,与那种看不见的对手较量,不能指望超自然的力量,必须依靠严谨的调查、合法的程序和滴水不漏的常规手段。

第二天一上班,林辰首先召见了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的厅长以及负责稀土行业管理的分管副厅长。会议在小会议室进行,气氛严肃。

“近期国际市场对几种特定稀土元素的关注度异常升高,价格持续上扬。”林辰开门见山,将一份整理好的市场分析报告推过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的出口创汇,但也必须警惕其中可能存在的战略风险和市场投机行为。”

两位厅长仔细翻阅着报告,神色凝重起来。他们负责具体行业,对市场波动自然敏感,但林辰提供的分析显然更深入,直指某些特定买家背景的疑点。

“林主任,您的意思是?”工信厅长谨慎地问道。

“我的意见是,立即启动对这几种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应急机制。”林辰语气果断,“提高出口许可证审批门槛,加强最终用户和用途审查,特别是对那些背景模糊的贸易公司。同时,建议国家层面考虑将这几种稀土纳入战略储备目录,适度减少短期出口份额。”

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经济调控和资源管理手段,符合国际惯例。两位厅长互相对视一眼,立刻领会了其中的深意和决心。

“我们完全同意!马上就办!立刻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起草加强监管的方案报省政府和商务部!”工信厅长立刻表态。

“动作要快,方案要实。”林辰强调,“另外,对省内涉及这些稀土开采、冶炼和出口的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合规性检查,确保没有漏洞。”

安排完稀土这边,林辰又让秘书请来了省科技厅厅长和外国专家局负责人。议题是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端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管理。

“引进人才是好事,但要严把入口关,特别是背景审查环节。”林辰翻阅着John 那份近乎完美的档案,语气平和却带着分量,“对于涉及敏感技术领域的人才,不能仅仅依靠对方提供的材料,要建立更严格的第三方背调和持续评估机制。尤其是其海外资金支持来源、以及与境外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关系,必须核查清楚。”

科技厅长连连点头:“林主任提醒得非常及时!我们确实存在重引进轻管理的问题。我们立刻着手完善相关制度,对所有在库的、特别是从事敏感研究的海外引进人才,进行一次全面的背景复审。”

“尤其是近期从某些特定国家、特定机构引进的人才,要作为重点。”林辰补充了一句,但没有点名John ,他不想打草惊蛇,“复审结果,直接报给我。”

接下来的一整天,林辰又密集地约谈了几位关键部门的负责人,议题涉及出入境管理、海关检验检疫、网络安全监控等。所有的谈话都严格控制在常规工作范畴内,提出的要求也完全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但组合起来,却悄然编织成一张针对潜在威胁的监控和防御网络。

这些动作不可避免地会在体制内引起一些细微的涟漪和猜测。但林辰位高权重,且提出的要求都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有充分的理由,因此并未引起大的波澜,最多被有些人私下议论为“新官上任三把火”或者“林主任工作真是细致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