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问询与暗涌(1 / 2)

海州的天空在连续几日的阴霾后,终于透出几分澄澈的蓝。但省委大院内的气氛,却比以往更加微妙和紧绷。静心苑事件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产生的涟漪正层层荡开,触及着权力结构的深处。

林辰坐在省委小会议室内,面前是一杯早已凉透的茶。他对面坐着两位面容严肃、来自更高层级特别调查组的中年男子。房间隔音极好,只有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反而更衬出一种无形的压力。

“林辰同志,请你再次详细说明,你是基于何种线索和判断,在未经省委主要领导明确批示的情况下,调动包括公安、武警乃至涉及空军力量,采取如此……激烈的行动?”其中一位调查组成员开口,语气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审视意味。

这样的问询已经持续了三天。细节、流程、决策依据、每一个环节的授权链条……事无巨细。林辰心知肚明,这既是必要的审查程序,也是某些势力借机反扑和试探的体现。剿灭静心苑这颗毒瘤功绩巨大,但其过程涉及了太多敏感边界和力量调动,足以让很多人感到不安甚至忌惮。

他保持着绝对的冷静和恭敬,将早已梳理过无数次的汇报再次清晰陈述:从前期对东海远星涉嫌数据窃密的调查,到魏芳教授的主动举报,再到对瑾华基金会非法采集生物样本的怀疑,以及最终锁定静心苑地下非法实验室并确认其与境外极端组织关联的紧急情报。他重点突出了事件的突发性和极端危险性,强调了若不果断行动可能导致珍贵证据被销毁、核心人员逃脱甚至发生更大规模公共安全事件的严重后果。关于叶瑾瑜提供的内部信息,他则以“线人”和“我方潜入人员”代称,模糊了其具体身份和方式。

他的陈述逻辑严密,证据链清晰(已提交部分可公开的证据),态度不卑不亢。既说明了紧急行动的必要性,也坦然承认了过程中存在的程序风险,并将最终决策责任扛在了自己肩上。

两位调查组成员交换了一个眼神,没有立刻表态。他们手中的笔在记录本上轻轻点着,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关于主要嫌疑人,‘香夫人’或所谓‘女神’,其在飞机上的自毁行为,你认为是否意味着该组织的彻底覆灭?”另一人换了个问题。

“我认为恰恰相反。”林辰回答得毫不犹豫,“其自毁行为更显得决绝和反常,符合极端组织核心成员避免被活捉的特征。但这只能证明我们摧毁了他们在海州的重要巢穴,重创了其‘涅盘计划’的执行力量。该组织根系深厚,资金充沛,其最高领导层依然隐匿在境外。那个空的保险箱和留下的谜语,更像是一种挑衅和宣告——游戏远未结束。”

问询又持续了约半小时,问题开始涉及一些更微妙的人际关系和权力平衡,显然带有某些派系的试探色彩。林辰滴水不漏,所有回答均以事实和程序为依据,不轻易落入任何话语陷阱。

最终,两位调查组成员合上了记录本。 “林辰同志,你的汇报我们记录了。组织上会进行全面的评估。在此期间,请你保持通讯畅通,配合后续可能的进一步问询。” “是,我随时配合组织调查。”

离开会议室,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林辰微微眯起眼,知道这只是第一轮。政治上的较量,往往比真刀真枪的战斗更加复杂和漫长。

回到办公室,李文博已经等在里面,脸上带着几分不忿。 “辰哥,那俩老油条没为难你吧?妈的,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立功,整天就知道抓着程序唧唧歪歪,真碰上事缩得比谁都快!” “正常程序而已。”林辰摆摆手,示意他不必激动,“外面情况怎么样?”

“李伟民、孙启洋这帮人嘴巴还挺硬,不过铁证如山,零口供也足够定罪了。倒是深挖。就是……”李文博压低声音,“关于‘女神’和那架飞机,线索几乎全断了。圣·乔凡尼家族那边也彻底沉寂,像是从来没这回事一样。”

林辰并不意外。一个能运作如此庞大计划的组织,其断尾求生的能力和效率必然是顶尖的。

“叶瑾瑜那边呢?”林辰问起了另一个关键人物。

“还在安全点,情况稳定多了,很配合审查。就是……”李文博表情有些古怪,“负责她医疗组的专家说,她腹中胎儿的各项生理指标……有点好得过头了,远超正常孕期水平。而且,她似乎知道些什么,但只愿意跟你谈。”

林辰目光微凝。那个孩子,果然是计划中的关键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