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摇篮与钥匙(1 / 2)

秘密安全屋内,空气仿佛凝固了。林辰下达的一系列指令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王猛立刻开始利用带来的专业设备,调取卫星地图和市政管网图,针对名单上那个位于海州市内的秘密实验室——“海星生物制药研发中心”——进行初步的战术侦察规划。李文博则走到角落,开始不断拨打电话,动用他京城的深厚人脉,以极其隐晦的方式核实名单上那几个国内重磅人物的信息。

林辰则重新坐回电脑前,更加仔细地翻阅叶瑾瑜冒死送出的数据。越是深入,他越是感到心惊。这个“涅盘计划”的庞大与精密,远超他最初的想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疯狂的优生学实验,更是一个融合了尖端生物基因技术、稀有材料学(尤其是稀土的特殊应用)、心理学控制乃至神秘主义元素的庞大系统工程。

所谓的“摇篮”,在数据中被多次提及,似乎指的并不仅仅是培育“新人类”的抽象概念,更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地方,或者一套庞大的设备系统,用于完成基因序列的最终“激活”或“调试”。而“钥匙”,则指向一种特殊的触发机制或权限,可能掌握在极少数核心成员手中。叶瑾瑜信息里说“保护好钥匙”,是在提醒他,他自己,或者他手中的数据,可能就是关键?

而“影在注视”这四个字,则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这提醒他,即便拿到了核心数据,对手依然强大且无孔不入,他们的反击随时可能到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紧张的气氛几乎凝成实质。

突然,李文博猛地挂掉一个电话,脸色极其难看地快步走过来。 “辰哥,麻烦了。”他声音干涩,“名单上排名第三的那位,发改委的赵副主任,我的人刚确认,他一个小时前……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什么?!”林辰霍然抬头。

“太过巧合了!”李文博眼中闪过一丝惊惧,“我刚试图通过一个非常隐蔽的渠道了解他的行程,结果就……这是灭口!对方发现我们在查了!他们的反应速度太快了!”

这个消息如同冰水浇头,让林辰瞬间清醒。对手的狠辣和效率超乎想象,他们庞大的网络显然已经察觉到了危险,并开始果断地切除可能暴露的环节。

几乎同时,王猛也抬起头,面色凝重:“师父,目标实验室的初步侦察结果出来了。外围安保等级极高,采用了最先进的动态捕捉监控、热感应扫描和震动传感系统,几乎没有盲区。内部结构不明,但根据能源消耗和物资采购清单推测,地下可能有大规模建筑。强攻的代价会非常大,而且无法保证能在对方销毁核心证据前突破。”

坏消息接踵而至。名单核查受阻,实验室强攻无望。叶瑾瑜用巨大风险换来的情报,似乎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林辰沉默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巨大的压力之下,他的大脑反而飞速运转起来。

不能强攻,那就智取。名单暂时不能动,那就从其他方面打开缺口。

他的目光再次落回电脑屏幕,聚焦在那些资金流向上。如此庞大的计划,必然需要天文数字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的流向,或许是一条线索。

“文博,名单上的人暂时不要再碰,对方肯定已经高度警觉。”林辰果断下令,“你立刻转向,集中所有资源,查这些资金最终流向的境外账户,特别是与几家注册在维京群岛、开曼群岛的神秘基金会关联的账户,看看能不能找到真正的收款方线索。”

“明白!”李文博松了口气,立刻转身继续打电话。

“猛子,”林辰看向王猛,“强攻不行,那就渗透。我需要这个实验室尽可能详细的内部结构图,哪怕是推测图。有没有可能从他们的废弃物、通风系统、或者内部人员身上找到突破口?”

王猛沉吟片刻:“废弃物处理极其严格,专人专车运送至特定地点销毁,很难下手。通风系统也可能装有传感器。内部人员……名单上有几个核心研究员的名字,但他们的安保措施肯定也是最严格的。不过,可以尝试从外围辅助人员入手,比如保洁、物资配送司机,看看有没有收买或者替换的可能,但这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