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光冕与混沌权柄 > 第93章 辉光深处的回响与阴影

第93章 辉光深处的回响与阴影(1 / 2)

静默回廊,名不虚传。

绝对的寂静并非空无,而是被一种浩瀚而温存的能量流动所填满。

塞拉斯蒂安沉浸其中,感觉自身如同投入光之海洋的一粒微尘,每一个细胞都在贪婪地吸收着这纯粹的光明之力,修复着与“窃影”化身及死寂残骸战斗留下的创伤与疲惫。

他的心神首先沉入对“神之十二曲”根基的检视。

那源自创世光暗碰撞本源的力量体系,此刻如同过度拉拽后的琴弦,虽然未断,却显得松弛而黯淡,尤其是新近领悟、尚未稳固的“辉光赋格”,其结构更是波动不定,那些本应和谐共鸣的光之音符散乱如同碎星。

修复过程缓慢而精细。他引导着回廊内精纯的光明能量,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点点梳理、温养着这些受损的力量根基。

回廊的环境提供了绝佳的条件,这里的光明力量不仅纯净,更带有一股万古沉淀的宁静意蕴,极大地安抚了他因连番激战和秘密重压而始终紧绷的精神。

随着伤势的稳定和基础力量的逐步恢复,塞拉斯蒂安的思绪不可避免地转向了教皇的话语,以及自身力量那“不容于传统教义”的变化。

“光明之道的广阔,远非经院条文所能尽述……”

教皇陛下的话语在他心间回响。

这让他想起了神庭内部关于力量境界划分的那个古老传统——以历史上七位开创了全新境界、将光明之力推向新高峰的先贤姓氏命名的七大境界。

这七大境界,并非简单的能量积累,而是对光明本质理解的一次次飞跃,是生命层次伴随信仰与感悟的升华。

第一境,“坎贝尔之境”,意为“光之感应”。

这是入门之境,修行者初步感知并引导微光,淬炼体魄与精神,奠定基础。绝大多数神庭卫士终其一生在此境打磨。

第二境,“拉斐尔之境”,意为“光之凝聚”。

能量由感而凝,可化光为盾,凝光为刃,施展基础神术。圣殿骑士的中坚力量大多处于此境。

第三境,“索勒之境”,意为“光之涌动”。

力量如泉涌,磅礴不息,能支撑更强大的神术与持续作战,并可初步将光之力场外放,影响周遭。精英骑士与高阶修士于此境崭露头角。

第四境,“阿斯塔特之境”,意为“光之心焰”。

此境是关键分水岭,需在内心点燃永不熄灭的光明心焰,意志与力量深度融合,可调用更精纯的高阶神术,甚至初步触及领域之力。能达此境者,已是神庭高层骨干,如许多主教和骑士团长。

第五境,“梵卓之境”,意为“光之意志”。

心焰化为不灭意志,光之力开始带有强烈的个人印记与规则特性,言出法随,意志可直接干涉现实,构建稳固的强大领域。历代宗教裁判所所长、圣殿骑士团大团长及部分枢机主教,方有可能踏足此境。

塞拉斯蒂安全盛时期,便是屹立于梵卓之境的巅峰,甚至触摸到了下一境的门槛,被公认为神庭最顶尖的战力之一。

第六境,“诺拉之境”,意为“光之化境”。

以身化光,融于光明法则,举手投足皆引动磅礴天地之光,领域之内自成规则,近乎神迹。达到此境者,无不是名留青史的传奇人物,如当代教皇陛下,便是神庭的诺拉之境强者。此境强者,已是大陆秩序的守护者层级。

而传说中的第七境,“艾欧罗斯之境”,意为“光之源头”或“近神之光”。

据说达到此境者,能窥见光明法则的源头,触及创世之秘,其威能已非凡人所能揣度,近乎神话。历史上仅有那位以“艾欧罗斯”为名的始祖先贤达到过,后世是否有人真正踏入,已成绝密,只存在于经卷最隐晦的记载和人们的想象之中。

每一重境界的提升都艰难无比,不仅需要天赋与苦修,更需要对光明教义有独到而深刻的理解与践行,甚至需要某种契机与顿悟。

塞拉斯蒂安回顾自身。他所拥有的“神之十二曲”,其根源本质极高,甚至可能超越了现行境界体系的描述范畴,但具体发挥出的威力,仍受限于他自身的理解、意志和能量层次。

他之前的力量层级,大致对应梵卓之境的巅峰。

然而现在,经历了生死锤炼,融合了暮光之力,领悟了“辉光赋格”这种能够统合异质力量、构建绝对防御的乐章,他的力量本质已经发生了蜕变。这不再是纯粹的传统光明之力,而是一种更复杂、更接近“平衡”本质的力量。

“或许……我的路,已经偏离了传统的七境体系,正在走向一条未知的、前所未有的道路……”塞拉斯蒂安心中明悟。

教皇的默许,或许也正是看到了这种“可能性”?一种能够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传统光明之力无法应对的危机的可能性?

他想起了教皇提及的“暗黑纪元”。

那是持续了千年之久的上一纪元,记载模糊而恐怖,据说大陆曾被难以名状的黑暗与混乱笼罩,文明断绝,生灵涂炭,现今的秩序是在那场浩劫的废墟上艰难重建的。

关于那个纪元的详细信息已被严格封存,唯有教廷最核心的卷宗或许才有零星记载。教皇此刻提及,是否意有所指?是否“窃影”乃至埃落伊斯的力量,与那场古老的动乱存在关联?

思绪纷杂间,他重点开始梳理“辉光赋格”。

他反复回味着在罗斯克尔最后时刻的感觉:不仅仅是抽取落米伊的纯净之光、守护者的秩序之光,甚至还包括了那些死寂残骸执念中蕴含的、对“存在”的强烈渴望……这些性质迥异,甚至彼此冲突的力量,在“辉光赋格”的乐章结构下,被强行统合在一起,形成了那坚不可摧的光暗交织壁垒。

“统合……升华……”塞拉斯蒂安捕捉着那一闪而逝的灵光,“‘辉光赋格’的关键,或许并非排斥,而是理解与转化?理解每一种力量的本质,找到它们在更高层面上的统一性,从而将它们转化为‘辉光’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极为大胆,甚至近乎离经叛道。但这与他目前的力量状态无比契合。

他尝试着,不再仅仅用纯粹的光明之力去温养修复“辉光赋格”的乐章结构,而是小心翼翼地引导一丝暮光裁决者的力量——那源自光暗法则碰撞的、本身就带有平衡特性的力量,融入其中。

起初,散乱的光之音符产生了一丝排斥的波动。但塞拉斯蒂安凭借强大的精神控制力,模仿着之前绝境中的那种感觉,不是强行压制,而是引导、调和。

暮光之力如同一种奇妙的催化剂,缓缓流淌过那些光之音符。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那些原本有些躁动排斥的音符渐渐平稳下来,甚至开始主动吸附周围的光明能量,结构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稳定,并且隐隐散发出一种比之前更加内敛、却更加深邃厚重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