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后汉异星录 > 第10章 荆山密所现机簧

第10章 荆山密所现机簧(1 / 2)

平原郡,荆山深处。这里并非什么名山大川,只是一片林木葱郁、人迹罕至的丘陵地带。在几块巨大山岩巧妙形成的天然屏障后,隐藏着一处新开辟不久的隐秘营地——“天工坊”。这里是刘备(陈默)在“星火基金”支持下建立的、用于秘密研制和试产新型器械的核心基地,由他最信任的工匠大师蒲元负责管理,守卫森严。

营地的核心,是一座依山而建、半掩在地下的巨大石屋工坊。此刻,工坊内灯火通明,炉火熊熊,铁砧的敲击声、锯木的嗤嗤声、齿轮转动的嘎吱声以及工匠们压低的讨论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奇异的活力与创造感。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焦灼、新鲜木料和桐油的气息。

工坊中央,陈默(刘备)正全神贯注地伏在一张巨大的石案上。石案上铺着一张墨迹淋漓、线条极其复杂而精密的图纸,旁边散落着各种规格的算筹、炭笔以及几个制作精巧的木质齿轮模型。图纸旁,摆放着一具已经初具雏形的奇特弩具——它比普通的汉军单兵弩大了近乎一倍,弩臂更加粗壮厚重,弩机结构复杂了数倍不止,最引人注目的是弩臂上方并列安装着一个狭长的、类似箭匣的木盒。

石案另一侧,站着一位身着朴素布衣、身量尚未完全长开的清俊少年。他约莫十五六岁,身姿挺拔如青竹,眉眼疏朗,眼神清澈而深邃,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沉静与睿智。正是刘备三顾茅庐之前,机缘巧合被陈默发掘出的少年奇才——诸葛亮(孔明)!

诸葛亮的目光同样聚焦在图纸和弩具上,带着强烈的兴趣和探究的光芒。这张结构精妙绝伦、与当世任何弩具都截然不同的图纸,正是他数日前于山野间偶得灵感、结合自己钻研的机关术所绘制的奇思妙想——可连发十矢的“元戎连弩”初稿!他本欲将此图献给刘备,探讨其可行性,却万万没想到,这位以仁德闻名的刘使君,看到图纸后不仅没有丝毫轻视,反而展现出惊人的理解力,并一连数日拉着他在这深山工坊里,进行着近乎疯狂的推演和改良!

此刻,陈默正指着图纸上弩机核心部位的一组套叠齿轮结构,语气带着兴奋与一丝不确定:“孔明!你看这里!你原稿设计的‘悬刀’(扳机)联动‘牛头’(挂弦钩)与‘望山’(瞄准),通过单组‘钩心’(杠杆)实现,虽巧妙,然受力过大,连射时易崩裂,且回弹复位不够迅捷!影响射速!”

他拿起一个自制的精巧木齿轮模型,咔哒一声嵌入图纸上一个被他修改过的位置:“我反复思量,若在此处加入一组‘行星齿轮’!以中心轮带动外侧行星轮…如此这般…” 他快速摆动着模型,演示着动力传递和力矩转换,“…则可化直为曲,将‘悬刀’之力分散、缓冲,并利用齿轮啮合产生的旋转惯性,辅助‘牛头’复位!不仅结构更稳固,射速…至少可提升三成!你看如何?”

诸葛亮微微吸了一口气,清澈的眼眸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他看着刘备(陈默)手中那组前所未见的、如同星体运转般的齿轮结构模型,再对照图纸上那清晰标注的受力分析线条(虽无现代符号,但箭头方向、大小示意极为明确),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行星齿轮…化直为曲…分力蓄能…” 少年喃喃自语,随即猛地抬头,眼神炽热如火炬:“使君真乃天授奇才!此构奇思妙想,夺天地造化之工!亮原以为此弩机巧已臻极致,不想使君寥寥几笔,竟能化朽为神!加入此组齿轮,非但解决了受力崩裂之忧,更使‘牛头’回弹如臂使指!射速提升尚在其次,其稳定性与耐久性,实乃飞跃!”

他看向刘备的眼神,充满了由衷的敬佩和震撼。这绝非一个仅凭仁德得人心的州牧所能拥有的!这位刘使君对机关运转、力量传导的理解,简直…如同掌握着造物法则本身!诸葛亮第一次感到,自己引以为傲的智慧,在眼前这位看似温和的使君面前,仿佛看到了一个更加浩瀚深邃的海洋。

“哈哈!孔明过誉了!若非你这‘元戎连弩’根基绝妙,巧夺天工,我这点小改动,也不过是无根之木!” 陈默爽朗一笑,心中也是激荡不已。能亲手参与改进诸葛连弩!这简直是历史爱好者的终极梦想!他借用了现代机械原理中最基础的齿轮知识,竟在这个天才少年的图纸上结出了如此惊艳的果实!

“蒲大师!” 陈默转头,对守在一旁的、满脸络腮胡、眼神却异常精悍的工匠头领蒲元喊道:“图纸看明白了?核心齿轮组用百炼精钢!尺寸精度必须分毫不差!其余部件按孔明原设计,用上等柘木!三日内,我要看到第一具可用的成品!”

蒲元早已被图纸和模型展示的精妙结构震得目眩神迷,此刻更是如同打了鸡血,激动地拍着胸脯:“使君放心!孔明先生放心!老汉拼了这把骨头,也定把这宝贝疙瘩做出来!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他立刻招呼手下最精锐的工匠,围拢到图纸和模型旁,开始了紧张的分工与锻造。

接下来的三日,工坊内炉火昼夜不息。钢水在坩埚中沸腾,被锻打成赤红的齿轮雏形,在淬火液中发出嗤嗤的声响。坚硬如铁的柘木在工匠们巧手下被刨削成形。陈默和诸葛亮几乎寸步不离工坊,亲自监督每一个关键部件的制作和装配。关羽、张飞也闻讯赶来,守在工坊外,既是警戒,也按捺不住好奇。

第三日黄昏。夕阳的余晖透过山岩缝隙,洒在工坊内。一具闪烁着冷冽寒光的钢铁与厚重木料结合的战争利器,静静地躺在石案上。它线条流畅,结构复杂而充满力量感,那并列的箭匣更增添了一丝狰狞。这便是融合了诸葛亮天才设计与陈默(刘备)现代力学改良的——“元戎十发连弩”初号机!

“装箭!试射!” 陈默深吸一口气,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蒲元亲自操作,小心翼翼地将十支特制的、缩短加粗了箭杆的无羽精钢短箭,压入箭匣。沉重的弩身被架在特制的木架上,对准了百步之外竖立的一排厚实木靶。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关羽丹凤眼微眯,手按刀柄。张飞瞪大了环眼,大气不敢出。诸葛亮紧抿着嘴唇,清澈的眼中闪烁着期待与紧张的光芒。

陈默(刘备)上前一步,握住那冰冷的、带有防滑纹路的钢铁悬刀(扳机)。他调整呼吸,凝神瞄准。

“嗡——!” “崩!”

第一支短箭如同黑色的闪电,撕裂空气,带着凄厉的尖啸,狠狠扎进木靶中心!箭尾剧烈震颤!

“崩!”“崩!”“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