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鸿雁衔星(2 / 2)

“锦书…雁字…鸿雁…其羽…于征…于野…”刘备心中默念,瞳孔微微收缩。这绝不是偶然!这些墨点的位置,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它们对应的是……数字!是某种序列坐标!

他猛地想起了在洛阳司徒府拜访蔡邕时,曾见过那位气质沉静、眼神却偶尔流露出不同寻常智慧的蔡家小姐!这幅画的笔触,这种超越时代的观察视角……还有这诡异的墨点密码!

难道是她?! 这幅画不是意外遗失!这是一个信号!一个只有“同类”才能解读的集结信号!

刘备的心脏在胸腔中重重地撞击了一下。他迅速将画卷好,纳入袖中,动作自然流畅,脸色依旧平静无波,仿佛只是收到一件寻常之物。唯有离他最近的陈到,捕捉到了自家主公眼中那一闪而逝、如电光石火般的震撼与决断。

“陈到。”刘备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一种不容置喙的力量,“从亲兵中挑选两人,要绝对可靠,心思细密。从今日起,给我盯死两条线!”

他目光如冰,扫过迷雾笼罩的军营: “其一,中军营门!所有进出人员、车马,尤其是袁本初、袁公路、郭图、沮授等近臣亲信动向,无论巨细,每日记录,报我!” “其二,洛阳方向!所有抵达联军的信使、商旅、流民!尤其是任何可能与司徒王允、或是这画上标记相关的蛛丝马迹!必须深挖!一丝一毫都不能放过!”

“诺!”陈到凛然应命,感受到一股冰冷而锐利的气息从主公身上弥漫开来,那是不同于往日宽厚的、属于猎手的锋芒。

刘备抬头,目光似乎穿透了酸枣大营的喧嚣与压抑的雾气,投向洛阳那深不可测的方向。蔡琰?曹操?王允?董卓?袁绍?还有袖中那幅信鸽图……无数点星火在黑暗中摇曳闪烁,正尝试着挣脱命运的引力,彼此靠拢。

一张无形的网,在酸枣与洛阳之间,在杀机与迷雾之中,正由一只只染血的竹简和洁白的画卷,悄然编织。

江东,吴郡富春。 蜿蜒的富春江在秋阳下泛着粼粼波光。一处临水的坞堡高墙之内,校场上杀声震天。十余岁的孙权(孙阳)手持一柄稍显沉重的木剑,正与一名魁梧的家将对练。他身形未足,却异常灵活,眼神锐利如幼鹰,木剑格挡劈刺间,竟隐隐带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狠厉气势,逼得那壮硕家将步步后退,额头见汗。

“好!二公子进境神速!”旁边观战的几位孙氏部曲头领忍不住高声喝彩。

孙权脸上却无丝毫得意。他抿着唇,再次揉身而上,木剑如毒蛇吐信,直刺家将肋下空档!就在即将得手的瞬间,他似乎心有所感,动作极其细微地顿了一下。

“停!”一个清朗温和的声音在不远处响起。孙坚(孙阳之父)不知何时已站在校场边,一身戎装未卸,风尘仆仆却难掩英武之气。他大步走来,拍了拍那家将的肩膀示意其退下,然后看向孙权,虎目中带着赞许,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色:“策儿(孙策)在九江与刘繇对峙,局面焦灼。仲谋,家宅安危,族中子弟武艺操练,你要多费心。乱世之中,唯有力强,方能立足!”

“父亲放心!儿定不负所托!”孙权挺直腰板,声音清亮,带着少年人特有的锐气。他努力模仿着兄长孙策的豪迈,试图压下心中那份超越年龄的沉重——他知道父亲和兄长远征在外,压力如山。

“嗯。”孙坚点点头,目光扫过校场,最终落在孙权刚刚因分神而未能击中的那处空档位置,眼中精光一闪,“方才那一剑,本可建功,最后何以迟滞?心念未纯?”

孙权心头猛地一跳!父亲的眼力果然惊人!他方才那一瞬的迟滞,并非技不如人,而是因为……他眼角的余光捕捉到了!捕捉到了那个沿着坞堡高墙边缘疾速掠过天空的小小灰影!那是一只鸽子,一只在江东并不罕见的信鸽。但就在它振翅飞过的刹那,阳光穿透云层,在它左侧翅根处,极其短暂地映照出几道……阶梯状的深色羽毛纹路?虽然只是一闪而过,却像一根细针,猝不及防地刺中了他脑海中某个深埋的记忆碎片!

纹路……阶梯纹路……鸽子……信号…… 是了!那场流星雨撕裂长空时,混乱的记忆碎片中,似乎……也有类似的画面?模糊,遥远,如同隔世之梦,却在此刻被一只飞鸟奇异地唤醒!

“父亲……儿……儿只是觉得那鸽子飞得……有些不同。”孙权压下心中翻涌的惊涛,指着天空早已消失的鸽影,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像是寻常孩童的好奇。

“鸽子?”孙坚顺着孙权手指方向望去,只余碧空白云,哑然失笑,拍了拍儿子还显单薄的肩膀,“我儿倒是眼尖!好了,专心练武!待为父处理完军务,再考校于你!”说完,便带着部将匆匆离去。

孙权站在原地,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又抬头望向鸽子消失的天际。秋风吹拂着他额前的碎发,少年清亮的眼眸深处,却翻涌起与年龄绝不相符的、幽深难测的波澜。那转瞬即逝的阶梯状羽毛纹路……是巧合?还是……某种刻意为之的标记?如果真是标记,它来自何方?又指向何处?

一种前所未有的悸动和深藏的警觉,如同藤蔓,悄然缠绕上少年孙权(孙阳)的心头。江东的天,似乎也并非铁板一块。乱世的棋盘上,一只无意飞过的信鸽,在一个年轻的未来霸主心中,投下了第一道疑惑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