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后汉异星录 > 第11章 洛阳血夜与初现的微光

第11章 洛阳血夜与初现的微光(1 / 2)

洛阳的夜,被嘉德殿前的火光与厮杀声撕得粉碎。

何进那无头的庞大身躯倒在血泊中,十常侍之首张让手中滴血的佩剑还未放下,扭曲的脸上混杂着疯狂与绝望。殿门外,袁绍、袁术率领的北军精锐已如潮水般冲破宫门,喊杀声震耳欲聋。火把的光芒在冰冷的甲胄上跳跃,映照着士兵脸上嗜血的狰狞。

“阉竖弑君!杀尽阉宦!”袁绍的亲信颜良长刀一指,狂暴的吼声点燃了最后的疯狂。忠于何进的残部、被裹挟的宫卫、杀红了眼的袁氏家兵,与绝望反扑的太监及其控制的宫廷守卫,在玉阶丹墀之上展开了最血腥的肉搏。精美的漆器被撞翻,染血的帛书在践踏中碎裂,昔日庄严肃穆的宫殿彻底沦为修罗场。

混乱如同瘟疫般蔓延。皇宫深处,惊恐的宫女太监尖叫着四散奔逃,一些溃兵趁机闯入后宫,贪婪的目光扫过那些仓皇的身影和殿宇中的珍玩…

距离嘉德殿稍远的宫墙阴影下,曹操(林风)率领的百余精锐虎卫军像一块沉默的礁石。典韦手持双铁戟,魁梧的身躯绷紧,如同一头蓄势待发的猛虎,死死盯着曹操,等待命令。荀彧站在曹操身侧,脸色苍白如纸,看向那血肉磨盘般的宫殿,眼中是深深的忧虑。

“主公,袁本初兄弟名为诛宦,实为夺权!宫内大乱,溃兵失控,恐生惊天之变!”荀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林风(曹操)的目光穿透混乱的战场,落在嘉德殿后那幽深的宫阙群,那里是皇帝和后妃的所在。他心中飞速推演着各种可能的结果:袁氏兄弟掌控中枢、溃兵劫掠引发更大混乱、皇帝后妃被劫持…甚至…他猛地想到了那个正率军向弘农移动的庞然大物——董卓!历史的惯性如同冰冷的钢索,勒得他几乎窒息。

“文若,”林风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盖过了周围的喧嚣,“立刻派人,持我令箭,召集所有能寻到的中下层禁卫军官!告诉他们,曹孟德承皇命,在此弹压宫禁,护卫天子!擅闯后宫、劫掠宫人财物者,立斩无赦!以宫门为界,敢越界者,杀!”他果断放弃了卷入袁氏兄弟争夺核心战场的意图,做出了最理性的选择——控制混乱边界,保存实力,争取人心!

“喏!”荀彧精神一振,立刻安排人手。典韦低吼一声,虎卫军迅速调整阵型,一股肃杀铁血之气弥漫开来,与周围的混乱狂暴格格不入。

与此同时,司徒府内却笼罩在一种压抑的死寂中。

蔡琰(苏清)独坐绣楼窗前,楼外花园的梅树在夜风中沙沙作响。她纤细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一块温润的古玉,脑海中却翻腾着白天探子传回的消息碎片。

“‘曹孟德于宫门外列阵,严令部属不得入后宫一步…’”

“‘袁本初麾下似有数骑趁乱西去,行迹诡秘…’”

“‘西凉方向,有大股烟尘…’”

这些信息在她脑中碰撞、组合。曹操的举动冷静得反常,完全不符合乱世枭雄“趁火打劫”的常理,更像一个……精确控制风险的现代管理者!而袁绍派人西去?只能是联络董卓!董卓进京的倒计时,开始了!

不能再等了!苏清眼神一凝。她铺开一方素白丝绢,提笔蘸墨。她没有写任何可能暴露的密语或署名,而是凭借记忆,用娟秀却带着一丝不同时代气息的簪花小楷,工整地默写下一首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这个时代,它还未诞生,其意境之超脱旷达,情感之细腻流转,绝非汉末辞赋所能涵盖!她相信,如果真有来自后世、且对古诗词有基本了解的“同类”,看到这首词,绝对会像黑夜中看到灯塔!

她小心地将写满词的丝绢折叠成一个小小的方块,放入一个没有任何标识、内衬绣着几片云纹的锦囊中。然后,她唤来最心腹、自幼相伴的哑婢阿萝。

“阿萝,”苏清的声音压得极低,将锦囊塞入阿萝手中,指着花园东南角,“明日辰时,你装作采晨露,将此物…置于‘听雨轩’窗外,第三块青石板下。莫让任何人看见,任何人问起都摇头。”

阿萝紧紧攥住锦囊,用力点头,眼神清澈而坚定,很快融入屋外的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