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非提出亲自登陆尝试治疗的建议,像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青囊号”内部激起了层层波澜。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在会议室交织,气氛凝重。
“我不同意!”苏晚晴罕见地拔高了声音,平日里温婉的脸上写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决,“舰长,你是我们的核心,是‘青囊之心’的持有者!让你孤身犯险,去接触一种完全未知的外星病原体——如果那菌斑是某种生物或能量病原体的话——这太疯狂了!这不符合任何医学安全规范,甚至违背了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原则!” 她双手按在会议桌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目光灼灼地盯着莫非。
“苏医生说得对,”“山魈”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语速比平时稍快,“登陆行动风险极高。我们无法预知星球表面的具体环境威胁,无法确定森之民在近距离接触下的真实反应,更无法评估那种‘污染’是否具有跨介质传播能力。一旦出现意外,救援都极为困难。” 他调出星图,在GJ-1214b周围划出一个红色区域,“我们甚至没有建立可靠的快速撤离通道。”
“灰熊”重重地哼了一声,虽然担心,但表达方式截然不同:“老大,我知道你本事大。但给星球看病?这听着就悬乎!要不这样,我带上最好的兄弟和家伙,跟你一起下去!万一那些大眼珠子植物翻脸,或者那紫乎乎的东西蹦出来,咱们好歹能顶一阵子!” 他拍着胸脯,试图用最直接的方式提供保护。
“工匠”则从技术层面提出质疑:“舰长,我知道‘青囊之心’的神奇。但它作用于人类和部分地球生命的机制我们尚未完全解析。应用于一个截然不同的、基于植物和晶体网络的能量生命系统……这其中的变量太多了。能量的输出频率、净化强度、甚至你的主观意志,都可能产生无法预料的结果。这就像……用一个未经测试的基因药物治疗一个外星人,成功率无法估算。”
面对同伴们激烈而真诚的反对,莫非没有立刻反驳。他耐心地听着,目光逐一扫过每一张写满担忧的脸。他能感受到,这些反对并非源于怯懦或不信任,而是源于最深的关切和责任。
待众人稍缓,莫非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晚晴,我明白你的担忧,也感谢你的专业判断。”他看向苏晚晴,“但请你想一想,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个生命垂危的人类患者,在常规手段无效,而我们恰好有一种理论上可能有效,但存在风险的实验性疗法时,作为医生,我们是否应该因为风险就放弃尝试?”
苏晚晴张了张嘴,想说什么,但看着莫非清澈而坚定的眼神,最终化为一声无奈的叹息,低声道:“那……至少需要最完备的防护和应急预案。”
莫非点头,随即看向“山魈”和“灰熊”:“老山,老熊,你们的顾虑很对,风险确实存在。但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退缩。我们此行的目的就是接触、理解、并可能的话,帮助。现在,帮助的机会以这种形式出现了。如果我们因为恐惧未知而止步不前,那‘青囊’的理念,‘星海青囊’的建立,意义何在?难道我们只帮助那些没有风险、易于沟通的文明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沉重:“至于安全,我不会孤身前往。我需要一个最精干的小队,进行最周密的准备。老熊,你的陆战队负责外围警戒和应急支援,但不是去砍树,是建立安全区和撤离点。老山,你统筹全局,确保‘青囊号’随时能接应我们。”
最后,他看向“工匠”:“老陈,你的担心是最核心的技术难题。正因为变量太多,才需要近距离感知和尝试。‘青囊之心’并非蛮力,它更倾向于引导和共鸣。我会从最微弱的接触开始,像中医号脉,先感受,再决定是否‘下针’。我需要你为我设计一套能量监测和反馈系统,实时将我的生理数据和能量交互数据传回飞船,一旦出现异常,你们可以强制中断连接,甚至……在必要时,启动紧急预案。”
莫非的话,条理清晰,既回应了所有人的担忧,又阐明了行动的必要性和初步方案。他没有强行命令,而是在沟通中寻求共识,并主动将风险控制方案具体化。
这番话说出来,会议室内的反对声浪明显减弱了。团队成员们彼此交换着眼神,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犹豫,也看到了被点燃的责任感。
“工匠”推了推眼镜,眼神重新变得专注:“……实时监测和强制中断系统……技术上可以实现,但需要整合生命信号、能量波动和精神状态三重指标,算法需要优化……给我24小时。”
“山魈”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可以。我会制定详细的登陆、警戒和紧急撤离预案。登陆点选择、环境适应性装备、应急通讯保障,都需要重新评估。”
“灰熊”用力拍了拍桌子:“行!老大你有把握,咱们就干!我亲自挑人,保证都是最靠谱的兄弟!装备库里的好东西这次全给带上!”